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而有信比成品油调价本身更重要

(2009-05-21 20:26:05)
标签:

股票

分类: 财经

清议:言而有信比成品油调价本身更重要

 

如不果断顺势上调成品油价格,国内经济刚刚看到的一点点起色恐怕又会消失 

 

先哲老子有句话:信不足矣,有不信焉。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讲,这句话的意思是:政府言而无信,今后的政策便不会受到百姓拥护。

 

自今年3月25日国内调整成品油价格以来,当时每桶53美元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至今的持续涨幅远远超过4%。按照政府此前制定的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到每桶60美元之后,至少应当获得两次上调机会(如不考虑持续上涨天数则应当有三次上调机会)。

 

毋庸争辩,在上述情况下,上调成品油价格是言而有信,维持价格不变则是言而无信。

 

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格言而无信?据说,有关方面担心赶在春耕时节上调成品油价格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这不禁令人发问:难道当初拍板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时侯,连如何保护农民利益这样重要的连带性问题都被行政当局忽视了吗?

 

没错,几乎所有价格改革,都涉及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问题。但是,后者完全可以透过财政定向补贴方式加以解决。就价格改革之于国内经济的正面意义来说,如果因为补贴事项不能落实而一拖再拖,无异于因噎废食。

 

在成品油定价机制当中,有两种补贴情形。在上调成品油价格时采取所谓定向补贴,补贴的对象是农民。考虑到农业生产所消耗的成品油毕竟是总量当中的一个少数,因此,定向补贴的结果不会妨碍上调成品油价格的正面意义。相反,如果违反价值规律在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维持成品油价格不变,补贴的对象是所有人,包括所谓的富人在内。

 

在我看来,市场化定价机制的作用,重点在于防范因政府过度干预价格而导致经济步入僵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什么比价格更重要的。价格好比是一个经济体的神经系统,一旦其固有的传导模式遭到破坏,注定要出现问题。

 

别的不说,国内资本市场自2007年10月下旬开始出现的熊市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冻结成品油价格导致的。没有人可以否认,在雷曼倒闭事件之前,A股损失的市值,近一半来自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这两只权重股。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股市暴跌所产生的连锁反映,对于本轮国内经济减速亦造成重大不良影响。

 

假如没有说错的话,在原油价格持续涨幅达到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所设定的条件之后,拒不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等同于政府重新启动了冻结价格政策,随之而来的,未必不是股市、楼市的又一轮调整,以及宏观经济的持续减速。我估计,5月份,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完成情况将由于冻结成品油价格而受到负面影响。

 

国内经济领域的许多改革,往往是由于所谓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呼声而搁置。其实,那些口口声声要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人,是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完全对立起来看问题,忽视了局部利益冲突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加以化解。这是说轻的,说重了,则是极左思想在作怪。

 

说价格改革可以无视弱势群体利益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反过来讲,以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为借口来反对价格改革,同样是错误的。

 

总之,既然行政当局公开制定了市场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应当加以贯彻执行。治大国,岂能言而无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