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旭人是否应当引咎辞职

(2008-11-10 15:15:44)
标签:

谢旭人

增值税改革

清议

财经

清议:谢旭人是否应当引咎辞职

 

被境内外媒体吵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增值税转型及减税计划,终于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而一锤定音。

 

我从一开始就丝毫不怀疑此项增值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在央行率先减息并连续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向市场注入较多流动性之后,财政政策必须与已经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致。否则,在财政部与央行各说各话,意见不统一,步调不一致的情况下,不仅扩大内需的目标无法达成,而且将形成严重的内耗,最终牺牲的是国家资源和国民利益。

 

不过,事已至此似乎还不应该宣告结束。

 

如果大家不是那么健忘的话,一定记得两周前的一则报道。该报道称,针对国内盛传国务院已经批准了财政部削减增值税至少1,500亿元人民币的计划,并将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且受惠群体不限于出口企业,而是所有的工商企业,财政部长谢旭人11月26日在境外接受美国道琼斯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他没有听说过。

上述相关报道随即被媒体指称为国内2008年最大的假新闻。

 

坦率地讲,刚看到这一报道时,我便立即萌生了一个想法:假如这一普遍被企业和股票投资者看好的政策事后真的得到落实,谢旭人是否会出面为他误导舆论,准确地说是误导公众对公共经济政策的预期而公开道歉呢?在与一些同行的私下交流中,大家对此颇具共识。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就公共经济政策与民众保持良好的沟通,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当年计划经济时期,陈云同志总是在国民经济出现重大困难或转机的时候,透过新华社对公众发表谈话。事实证明,这对当时于中央各项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美国,公共政策注重与民众沟通,则被看作是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的重要遗产。

 

我绝不是小题大做。

 

回顾这几年国内的情况,我注意到央行方面似乎越来越重视货币政策与民众的沟通,多次表示货币政策应当符合民众预期。而且两年多前我就曾经接到央行办公厅打来的电话,就我对央行的一篇批评性文章表示关注与感谢。

 

与此相对比,财政部在政策与民众沟通方面,似乎总是表现得相当被动,比如一年多前的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不久前的对虚拟交易所得征税等等。

 

我所担心的是,谢旭人对增值税转型及减税的报道公开表示否定,十分清楚地流露出他对出台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持怀疑态度,说白了就是缺乏认识。接下来,既然政策最终明确了,那么,为什么继续指望让一个不能从内心接受这一政策的人加以贯彻呢?难道诺大的中国就找不出更适合的人选吗?

 

更重要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执政党建党80年来最重要的致胜法宝。勿庸置疑,那些不愿接受批评的人,别人批评了继续我行我素的人,不适合继续担当领导岗位。

 

当然,学者的社会职责就是监督政府,增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由学者担当官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