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清议:为什么美国对外国汇率政策持双重标准
正在中东做穿梭访问的美国财长保尔森,竭力劝说除科威特以外的5个海湾合作组织打消其本国货币与美元脱钩的念头。他列举了去年5月采取这一行动的科威特并没有因为放弃钉住美元汇率政策而阻止其国内通货膨胀的例子。此前,有关沙特打算效法科威特改变其汇率政策的报道,一度令市场人士进一步看淡美元,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市场油价和金价的上涨。
然而,这似乎与美国针对中国汇率政策一向的言论南辕北辙。人们不会忘记,恰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再指责中国曾长期执行的钉住美元汇率,并在中国宣布采用一揽子汇率政策之后一再压迫人民币升值。
为什么美国对外国汇率政策持双重标准?这的确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试图增加货币,并以此作为增加财富的重要手段。应当说,这算得上是准确无误地遵循了亚当·斯密关于货币与财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同义词的原理。美国曾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大肆收刮世界各地的黄金。到1952年,囤积在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储备占世界货币用黄金的2/3。这可以被看作是美国增加货币或流动性供给的第一阶段,并使得美元取代英镑获得头号世界货币的地位。二战结束时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同于大多数国家普遍采取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此后,美国增加货币供给的努力开始进入了增加外国美元结存的阶段,也就是增加外国美元储备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外国的美元储备对储备国来说是货币的增加,但对于美国来说,由于掌握着储备货币的发钞权,或印钞票的权力,外国美元储备的增加同样也是美国货币的增加,当然同样为美国财富增长提供了保障。
一般地讲,钞票印得越多,贬值的速度越快。这正是美国掌握世界货币发钞权的另一个好处。美元贬值使得外国美元储备出现贬值,但外国的失却是美国的得。
很明显,美国之所以设法阻止海外合作组织国家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脱钩的想法,目的是不希望失去石油美元这一增加美国货币的重要管道,并借助缓慢但持续的美元贬值将流向这些国家的财富再掠夺回来。
回到美国对中国汇率政策的态度。其实,美国的真正意图是逼迫人民币主动升值,而不是伴随美元主动贬值而被动升值,目的依然是将美国通过对华逆差贸易流向中国的货币财富再掠夺回来,而且是更加疯狂的掠夺。
明白了这一道理,相信大家就会毫不迟疑地对中国不断囤积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的做法说:“不”。
为什么要给美国人掠夺中国财富提供机会呢?那可是用中国人的血汗换来的。为什么不能将持续激增的外汇储备转变成造福本国人民的本钱呢?比如说,可以效法一些国家的做法设立一个旨在消除城乡贫富差距的主权基金,或者设立一个专门向低收入者发放物价上涨补贴的主权基金以应对长期通胀趋势,等等。
推而论之,由于美元贬值像纳税和死亡一样不可避免,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注定上涨。这也是投资者必须明白的道理,以及必须把握的市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