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清议:谁是未来资产注入的大黑马
一直以来,我很赞成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深知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对称性,当然也十分认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马以对称性区分有效市场及弱效市场的理论,后者将人们对内在价值的关注进一步延伸到宏观经济与产业周期。
受此指引,如果我们基于以往的经验看好资产注入这个题材,并将它作为2008年价值投资的主要策略方向之一,我们就必须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更大的空间范围遴选符合价值最大化的,或者是具有钻石级价值投资机会的目标股。
放眼世界,自人类进入内燃机时代之后,石油便开始成为具有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力量的重要资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三次石油冲击以来,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因石油资源及供给掌握在少数发展中国家手中而感到由衷的恐惧与不安。为此,西方发达国家不惜代价开发了英国北海海底油田。在很大程度上,油价自八十年代起出现的上涨并不是石油输出国努力的结果,而是石油开采成本大幅提升的结果。
这使我们相信,如果美国真的打算开发阿拉斯加油田,并接受相应的高环保成本,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油价上涨就不会不延续下去。
石油显然不是惟一的能源。油价上涨使得替代能源的出现成为可能。按照业内人士早前的说法,油价超过40美元一桶,包括风能、煤炭、生物能源以及太阳能的开发及二次转换便具有商业价值。即使考虑到通胀因素,如今超过100美元一桶的原油价格无疑打开了各种替代能源的商业空间,并且十分诱人。这可能会引发一场新的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革命。
说美国国家战略政策的重点是石油可谓切中要害。长期以来,美国为保证石油供给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首先是军事开支,其次是石油贸易逆差,第三是与石油消费有关的补贴。随着以中国、印度为首的拥有人口数量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让人口数量绝对劣势的西方发达国家感到威胁与恐惧,美国开始将发展替代能源的目光聚集到生物燃料。就美国所拥有的农业比较优势而论,这无疑是正确的,尽管这已经拉动了粮食价格上涨,而且可能无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虽然中国的确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但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所展现出的稀缺性是有目共睹的。鉴于国内农业生产效率远不及美国,中国不能在发展替代能源道路上步美国的后尘。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论及中国的能源优势,答案是煤炭。考虑到中国的煤炭资源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而煤炭经深加工后可制成供内燃机使用的燃料,如甲醇、二甲醚等,其明白无误的替代能源发展方向是煤制汽油。
当然,虽然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是燃料,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世界上大多数氮肥、树脂原料、沥青等大宗化工产品是经由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随着油价上涨,该等石化产品已经并继续在失去成本优势及商业价值。幸好,中国的氮肥工业很早就采用煤炭作为原料,并不断以电石法PVC替代乙烯法PVC。应当说,这是中国化学工业具有一定国际比较优势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煤炭储量的差别资源优势角度看,还是从煤炭综合利用的角度看,在国内煤化工领域,最富有发展潜力的无疑是焦化联合生产。
比如说,我们知道“西气东输”每年输送的天然气大约是120亿立方米。但是,按照每生产一吨焦炭可产出400立方米焦炉煤气计算,假如国内目前接近4亿吨的焦炭产能可充分回收焦炉煤气的话,一年可产出的焦炉煤气为1600亿立方米,大致是“西气东输”年输气量的13倍以上。
根据已知的情况,焦化生产当中的化工产品主要发展方向大致是以焦炉煤气制造甲醇、二甲醚及燃料,以煤焦油制造煤基沥青及沥青的高附加值产品,此外还有工业萘和粗苯加氢制精苯等等。毋庸置疑,在油价不断上涨并压迫同类石化产品发展空间的大趋势下,该等焦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前景是足够大的。
接下来的分析令人振奋,目前国内焦化生产当中的焦、化比例大致是8∶2,如果逐步提升到5∶5以至2∶8,那么,目前的焦化公司将获得空前的业绩增长。
让我们回到资产注入这一话题。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资产注入题材都值得投资者关注。比如说,如果注入资产的行业前景并不十分理性,以至于资产注入后不能出现足够大幅度的业绩增长,特别是在有可能因股本扩张而稀释每股收益的情况下,那么,此类资产注入就不值得关注。最值得关注的资产注入无疑发生在那些行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的上市公司。
没错,目前我最看好焦化类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具体地讲,我最看好美锦能源(000723)的资产注入。该公司以资产置换方式在上年完成的一次注入已赢得出色的比较盈利能力优势,而接下来的二次注入以及可预见的三次注入将产生更加惊人的爆炸式业绩增长,以至于成为未来资产注入题材下的大黑马。
希望与大家就美锦能源的资产注入及投资价值做持续交流,但愿我们之间的交流能够唤起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价值投资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