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背叛自己的价值取向

(2008-02-04 10:17:36)
标签:

财经

 

清议:不要背叛自己的价值取向

 

平日里娱乐,我比较喜欢看HBO。这倒不是由于我对艺术形式有所偏好,而是由于这个电影台所遵循的选片标准符合我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据说,其前任CEO曾因为在公共场所与女友打架而被董事会解除职务。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估计没有几个会喜欢上李安导演的《色戒》。理由是这部影片竭力鼓吹性爱至上论,轻贱了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所特有的价值取向之于行为的约束力。想想看,假如梁饰演的那个角色是一位二战时期的德国法西斯主义者,而汤饰演的那个角色是一位犹太姑娘,除了强暴与被强暴之外,二者之间还能有什么关系呢?换在当代,假如梁的角色是一个日本捕鲸业主,而汤的角色是一位澳大利亚绿色和平主义者,二者之间会摒弃各自的价值取向而产生恋情吗?当影片当中的汤为了一枚像“鸽子蛋”一样大小的钻戒而背叛组织、出卖同事的时候,我知道她是一个不遵守价值取向的人,用新疆话讲是一个“没章程”的人,或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女人。我注意到,有些毫不掩饰自己迷恋上《色戒》的观众,居然对影片中肉体决定灵魂的女性爱情法则大加赞赏。然而,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那是为性奴的女性,或为奴隶的社会所特有的两性关系法则,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价值观格格不入。

 

我并不想改行,此番议论,是在比喻股市当中的某些行为特征。必须承认,如今的投资者已开始具备了一些自主投资的意识,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跟风、追涨杀跌。更可喜的是,许多人渐渐接受了价值投资的主张。将二者结合起来,其结果似乎是股票投资的理性成分在增加,非理性成分在减少。但是,如果没有说错的话,这较多地体现在选股的过程当中,但在操作过程当中,往往不能坚持。也就是说,选股时往往是理性的,操作时往往是非理性的。

 

比如说,在充分认同绵世股份(000609)的商业模式,看好其土地一级开发服务商的市场定位及发展前景,并在有理有据的业绩增长预期以及股本扩张预期的基础上,许多投资者在不同的价位买入该股。这显然是一个颇为理性的选股过程。但是,每当该股陷入阶段性调整时(最近的调整明显是部分限售股减持及减持预期压力引起的),伴随浮盈变成浮亏,一些投资者的持股心态开始变得越来越浮躁。其中,部分人的浮躁心态可能是出于未能在阶段性高位获利了结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浮躁心态更多地源自技术面判断失误,而不涉及当初选股时的价值取向,情况还不至于那样糟。但是,如果浮躁心态是由于怀疑自己持有的价值取向以及最初的价值判断引起的,问题可能就相当严重。

 

在我看来,所谓价值投资,是一个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过程,或者说是基本面与技术面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过程。其中的不对称,是指当前股价低估了可预见的未来业绩;其中的对称,是指目标股价不仅反映了可预见的未来业绩,而且符合市场公允的估值水平。

 

如此说来,如果你确信一只股票的当前价格与可预见的未来业绩之间是充分不对称的,在阶段性调整行情当中,就应当抱有股价越跌、不对称性越大且投资价值越大的信念,除非有足够的理由让你相信未来业绩已变得不可预见了。推而论之,即使不能在足够低的价位增加仓位,也不能被浮躁的心态所左右,以至于最终背叛了自己的价值取向。

 

老子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对于价值投资来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许多投资者往往是在接近成为赢家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如果能够坚守自己最初的正确判断,就可以成为赢家。

 

我的体会是,虽然价值投资总是在利害之间做出取舍,但总体上应当接受“是非论”的指引,而不能时时受“利害论”左右。所谓是非,就是坚持还是背叛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今社会“厉害论”甚嚣尘上,“是非论”退避三舍,难怪做股市的赢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