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可以这样表达

(2011-01-08 09:36:04)
标签:

文化

爱情

相思

本草

李时珍

中药填词

对联

太常少卿

红娘天仙

琵琶

映山红

分类: 草根首页

   呵呵,终于可以发到圈子

  非常感谢草根名博管理员金樽明月审核推荐首页刊发

   爱,可以这样表达

                           李时珍采药图

    中药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贤明的古人用中药名表达爱情,寄托相思,把中药文化推向了极致;同时,也是对中药文化的挚爱和传承——这就是我的题目《爱,可以这样表达》的两层涵义。笔者试图通过药名传书、药名填词、药名谚语和药名对联的片断,展示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宣传中药文化的深刻内涵,以期更好地弘扬、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

 

——药名传书

妻子致丈夫

    槟榔一去,已过半夏,更不当归耶!盼天南星,大腹皮忍冬藤矣,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他枝?使故国芍药花无主耶。妾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丈夫复妻子

    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况今木贼窃发,巴戟森森,岂不远志乎。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狠心哉!不至白头翁而亡,则不佞回乡。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自有金银花相赠也。

 

妻子家书

马勃君鉴:

    忆昔言欢于丁香树下,携手于芍药园中,共啖荔枝,同食藕节,满谓金石同心。不意半夏来临,青黄不接,使君子远志异乡。时妾附子送香青蒿河畔。归时甜瓜落地,取名马宝,别字蔸铃,幼读百部诗书,更兼性性厚朴。曾托佩兰嫂传言,复由石蒂君致函,奈何山河阻隔,故纸难逢,理宜孤容当归。妾性女贞,能读书益智,侍奉白头翁姑,,劝君莫摘路边紫草,勿攀墙外红花,珍惜青春,刻苦攻读。归时合欢花开放,草此即颂千里光明!

                                                                            妾白薇上

丈夫回书:路途遥远,尚未送达……

 

——药名词趣

    宋代陈亚,既多才,又滑稽,官至太常少卿(掌管礼乐祭祀),曾经写过多首药名诗和药名词,颇有情趣。现摘录三首《生查子》药名词,数数看有多少药名:

其一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志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其二

小院雨余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夏纱橱睡。

起来闲坐北庭中,滴尽珍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折蟾宫桂。

其三

浪荡去来来,踯躅花频换,可惜石榴裙,兰麝香将半。

琵琶闲后理相思,必拨朱弦断。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面。

 

——药名谚语

    许多药名谚语都是医药师们临床经验的总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读来不无益处。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

宁得一把刺五加,不用金银满车拉;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

穿山甲、王不留,妇女吃了乳长流;

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毒赛神方;

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

打得满地爬,离不开祖师麻;

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

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

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眼;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药名对联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天仙子相思配红娘。

红花红豆红孩子;白梅白果白头翁。

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

金钗布裙过半夏;栀子轻粉迎天冬。

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娘坐河东头戴金银花。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天山弹琵琶高奏神曲;雷公吹铁笛惊醒云母。

海龙海马通大海,红花红藤映山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