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管理员 绿浪萍踪 推荐 草根名博
首页刊发
感谢 文化漫谈 版主 心结和静 执行
置顶
操作
感谢读书沙龙版主三峡刘星
执行加入精华 操作并置顶版头
感谢 『文苑荟萃』 版主 红柳叶林 加入精华
感谢『内蒙古论坛』版主 简单是最好 加入精华
感谢『心灵感韵』版主月上心泉冰如雪 置顶并设为高亮
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总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结识许许多多,良莠不齐的朋友,为自己的成长历程或锦上添花,或添加败笔,或事半功倍,减少弯路,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由此可见,交友须慎重,朋友各不同。良友添羽翼,恶友若帮凶。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有益的朋友,什么样的朋友断不可交呢?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对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无私率直的朋友,体谅他人的朋友,多才博闻的朋友。交此三友,益莫大矣。有损无益的朋友有三种,孤僻暴戾的朋友,优柔寡断的朋友,奸佞狡诈的朋友,交此朋友,损莫大矣。
“友直”,就是正直、直爽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会直率地指出你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你改正。遇到事情不会遮遮掩掩,为人坦荡,有着宽阔的胸怀。这样的朋友,不会回避彼此之间的分歧和不同,不会因为交情而放弃各自的理想,是真正的“诤友”。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朋友。伍子胥的父亲被楚王所杀,含冤而死。伍子胥身负家仇逃往吴国。临行时,伍子胥对申包胥说:“我一定会灭亡楚国,以报父仇。”申包胥虽然很同情伍子胥,但他不赞同伍子胥颠覆祖国,以报家仇的做法,直言相告说:“勉之!子能覆之,吾必能兴之。”果然,伍子胥说服吴王,带领大军,势如破竹,一举占领了楚国的国都郢。申包胥赴秦国求救,秦国不愿出兵。申包胥在秦国的朝廷上七天不食,日夜痛哭,终于感动了秦哀公,发兵收复了郢都,复兴了楚国。楚王要给申包胥加爵封赏,可是申包胥坚辞不受,他始终不能忘怀自己的朋友即伍子胥的父亲被冤屈致死的往事。他说,自己使秦求援,乃是为了楚国百姓,并非为了楚王。他拒绝接受任何赏赐,归隐山中。
“友谅”就是理解、懂得你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能够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一事当前,先替他人着想,不以蝇头小利去放弃信义,不因一己之私而决定取舍。这样的朋友,为你的成功而感到由衷地高兴,为你的失意而发自内心的忧伤。这样的朋友,一诺千金,决不食言。俞伯牙乃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琴师,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听懂他的音乐。有一年中秋之夜,他在出使楚国后,返回晋国途中,借着月色,抚琴山野,一个砍柴的樵夫钟子期听到了他的琴声。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的是高山,子期就说:“巍峨兮若泰山!”伯牙心里想的是流水,子期就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感念异常,庆幸自己遇到了真正的知音,遂与子期结为兄弟,约定来年今日在此重聚。第二年,伯牙如期赴约,可是,久等子期不至。及至辗转打探到了子期的消息,原来子期已逝去多时,今天正好是百日祭期。俞伯牙闻听,五内俱裂,悲痛欲绝。在子期坟头,抚琴一曲,以志哀悼。弹毕,断弦摔琴,从此再不弹琴,因为已无知音!后人有诗赞云: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锺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友多闻”,就是与才学广博的人交朋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可以让自己学到各种知识,获得人生经验,打开智慧之门,开启美好未来。
明代学者苏浚在《鸡鸣偶记》一书中曾说: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
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
上述三类益友,正是苏浚所说的畏友、密友,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不无裨益,自当多交。
“友便僻”,就是与性格暴躁,脾气古怪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人意气用事,脾性不定,翻云覆雨,交而不恒。此类朋友,断不可交。
“友善柔”,就是与优柔寡断,毫无主见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人缺乏个人思维,没有独自见解,不会有自己成功的事业,更无助于成就他人的事业。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机遇稍纵即逝,在举棋不定,踌躇徘徊间,难得的机遇早已如过隙之驹,在眼前滑过。
“友便佞”,就是与阿谀谄媚,奸诈阴险的人交朋友。这样的人,善于取巧钻营,专事阿谀奉承,极易蒙蔽人们的双眼,麻痹人们的思维,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迷惑,成为他们攫取个人私利的牺牲品。因此,需要特别警惕,敬而远之。
苏浚在《鸡鸣偶记》一书中又说:
“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
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上述三类损友,正是苏浚所说的昵友、贼友,损而无益,贻害无穷,自当避之!
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虽然很多,但是,通过交友的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拓展自己的成功之路,仍然不失为一个学习知识,成就人生的正确选择。惟其如此,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广交朋友,远离小人,从而使自己的人生靓丽,道路宽广,事业成功。
一丁原创,转载注明:冷眼一丁
点击进入,欢迎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