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坑岭头:柿里人家,画中村庄

标签:
松阳村庄沿坑岭头休闲 |
分类: 散文 |
沿坑岭头是小港流域枫坪乡境内的一个小山村,抵达她,需穿越松阴溪南侧群山的一个个皱褶,需拐过一个个山弯,它就在一处770米海拔的地方等着你。如果你已经习惯了深山老村的脾气,你一定会淡然地报之一笑:哟,原来你就在这里!
沿坑岭头是个很土气的村名,就像寻常人家偏要给宝贝儿子取名铁蛋、石头这样随意的名字,心底里却是为了儿子能够顺利成长。沿坑岭头不知是哪个长辈随便一叫,就叫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当然,挂在村民嘴里的叫法又叫“丁坑岭头”,可无论是沿坑还是丁坑,这个村都与这些坑无关,它就在岭上。
未进入村子,就见到路边高挑着几棵柿树,柿果并不大,两颗牛奶提子一样的大小,在阳光的浸润下,柿果已经发黄发红,秋风中,一条条挂着柿果的枝条谦逊地摇晃着。沿坑岭头就在这里,密集在这山高水远的一隅。
不知是徐姓赵姓还是杨姓的哪个祖先觅得这方稍显平整的空间,然后用茅草、木头撑起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他们沿着水脉,挖井取水,他们开垦房前屋后的土地,刀耕火种,他们安顿下来了,这三个姓氏的子孙稀稀落落地在沿坑岭头延续着。
沿坑岭头村因地处山腰,多有不平之处,在这些不平之处建屋,多是因地制宜,新兴张山头村多产石板,所以就以石板砌成几人高的墙基,沿坑岭头多产树木,屋子筑在狭窄处的村民只能向斜坡要空间,他们就选择用一两根粗壮的木头,下面垫几块岩石,然后再水平铺出木板,以此撑出一方空间。所以在沿坑岭头会让你有误入苗寨的感觉,所以这几年,有一批批的画家和写生爱好者云集在此,他们用手中的色彩勾勒着世外一样的村居。
沿坑岭头虽然集中,却又无法一眼望尽,为了方便画者能在不同的角度认识村庄,村干部在村子的上层、中层和底层用旧木料各做了一个长亭,有美人靠,可发呆休息,可激情作画。村干部将我们带村的下方一处梯田处,从那个角度看村,只能看到55号一个住户的房子,除此之外整个村庄都被竹林和树群给收藏妥帖了,从这个角度看,几十棵高大的柿树列着队,举着黄艳艳的柿灯,似乎含着一些俏皮。
村干部说这些柿树是叶氏人迁居于此带来的品种,这些柿树都有三百余年的光景。从康熙年间自何山头到此的叶氏在三四百年里却哗啦啦地枝繁叶茂着,一跃成为沿坑岭头的巨族。他们带着这些柿树而来,难道是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事事如意”?!村干部自豪地介绍着这些大大小小柿子的品种,并提到中国林科院的博士来村里考察时提到金枣柿有可能是基因母库中的一个品种,无核的金枣柿其染色体有可能异于其它品种,关于金枣柿的生世秘密,只能坐等博士论文发表了。
村干部招呼我们吃他刚从树上摘下来的红柿子,我瞧了一眼这些柿树,不知他是如何爬上柿树的。村干部说他们自有办法,摘这些柿子只需用一根长竹竿,顶部剖开,然后用这条缝夹住柿子的柄,一夹一扭,柿子就被摘下来了。这些刚从树上摘下来的红柿子,柿皮上的白霜还是完整的,托在手里肥嘟嘟,咬一口甜津津,同行的人连吃了两个还不过瘾,只是觉得不好意思多吃。其实在这里你不用不好意思,一路上,很多村民见到外来客人都会主动问你要不要吃柿子,他们都将这些自然的馈赠作为待客的上品。
沿坑岭头村被180余棵金枣柿环绕着,这些柿树有的站在茂竹丛中,有的站在旷野里,有的高高地站在屋后。村民等金枣柿成熟后,采摘去皮,经暴晒、回潮、烘晒后制成色棕红、形似枣、味甘甜、香醇厚的柿枣,其为枫坪一带的拳头产品。村中还多产有利尿、消肿、补血、解毒的大红袍赤豆,有药食两种功能。
只有120余户的沿坑岭头有两幢叶氏家祠,一家正堂悬挂“茂进公祠”的匾额,一家悬挂“士开公祠”,两个祠堂的格局、布局都相似,所悬对联都内含叶氏在沿坑岭头迁居立业使家族繁衍生息之意,并均以唐代道教天师叶法善为荣。有趣的是村中的祠堂叫外祠堂,村外的偏偏叫内祠堂,村民说,内外之分是根据溪水的流向来确定的,由西自东,西面的为外,东面的为内。
沿坑岭头村中无溪无坑,却多井,在村中有一狭长型的古井,叶氏迁居此地时就在此井边搭了茅屋。村中一老伯说这口井是千年井。为什么他一口咬定就是千年井呢,我没有细究,因为老伯正在津津有味地给我介绍叶氏来此之初的故事。那时村里有个徐姓的大家族,他的契据都藏在一个漆盒里,为了防止人偷去,他们将漆盒埋在山里,不巧就被叶氏挖到,叶氏将漆盒送还徐家,徐家为报答叶氏,就让其到自己的谷仓里挑一天的谷,由于叶氏只有一间茅房,谷子挑来也没地方堆放,因此只挑了两担。
随着人丁的兴旺,叶氏祖宗唯恐那口井不能够满足生活所需,因此就携家人将井凿大,结果就在井底找到一罐银子,有了财力,叶氏在沿坑岭头就开始风生云起,家族的盛大超过了原居民。那罐银子的主人是谁,是过路的响马,是盗墓的贼留下的不义之财,还是喜欢到处藏钱的原著民藏了之后又抛之脑后了?这就是谁也不知道的秘密了。
如世外一样的沿坑岭头人像山上的草木一样自然地生活着。村里一位76岁的陈刘香老人,因早年失去老伴和一个女儿,每日以泪洗面,但她感觉这样带着悲伤去邻里串门不好,于是就用水彩笔对着年画上的花花草草作画,几年下来,已经画得象模象样,她家中床边的墙上,挂历的背面都挂着作品,村里来了画家,她就拿着自己的作品去请教大家。她家窗外就是一片林子,如今一扫忧伤的老人应该早就能很好地体会春暖花开和层林尽染的美感了。
如果有时间,真可以在沿坑岭头随意走走,只是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它诗画的框架。http://s10/mw690/001mkAlHgy6EoeTVk8x49&690
http://s13/mw690/001mkAlHgy6EoeWL2G09c&690
http://s15/mw690/001mkAlHgy6EoeXwyuyde&690
http://s3/mw690/001mkAlHgy6EoeYAu2uf2&690
http://s13/mw690/001mkAlHgy6EoeZieBKdc&690
http://s6/mw690/001mkAlHgy6EoeZLPBb65&690
http://s14/mw690/001mkAlHgy6Eof0lhfL8d&690
http://s12/mw690/001mkAlHgy6Eof0TwaD7b&690
http://s6/mw690/001mkAlHgy6Eof1o14F95&690
http://s16/mw690/001mkAlHgy6Eof1OHX99f&690
http://s3/mw690/001mkAlHgy6Eof2tgem12&690
http://s13/mw690/001mkAlHgy6Eof3JjAM1c&690
http://s6/mw690/001mkAlHgy6Eof4eMBvc5&690
http://s1/mw690/001mkAlHgy6Eof4MZgsd0&690
http://s13/mw690/001mkAlHgy6Eof5gzsE6c&690
http://s5/mw690/001mkAlHgy6Eof5H75q8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