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
(2008-10-13 17:18:52)
标签:
量变质变事物必然结果江海杂谈 |
分类: 政治教学 |
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教学设计
(浅谈哲学与成功人生)
课时安排 |
三课课时(学习新课2课时---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起学习,练习1课时) |
授课人 |
|
||
课 前 研 究 |
研 究 内 容 |
教学思想:1、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结合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学习效果会更好)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背一背,说一说,做一做,等) 3、哲学人文化 |
|||
考纲要求: |
|||||
高考情况:多考选择题,主观题偶而考; |
|||||
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
教学难点: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
|||||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2、理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能力方面: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事例论证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觉悟方面:认识到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培养学生成功的理念,简单了解成功人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哲学中发现生活,理解生活; |
|||||
教学方法:运用故事、漫画、名言、实验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整体学习法:联系语文与化学学科知识,联系实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从神舟号一系列的发放成功。 |
|||||
学法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世界观与方法论) |
|||||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
教 |
备 |
|||
一、 思考:这幅漫画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等哲学道理。) 总结:刚才同学们谈的都有道理, 表明同学们思考问题比较全面,思维很开阔。今天我们就着重谈其中的量变与质变。什么是量变与质变?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辩证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讲授新课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学生背一背劝学) 多媒体展示:《劝学》中的名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说明对待学习的态度) 思考:这里的“跬步”“小流”与“千里”“江海”相比有什么不同?其中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讨论)
总结:“跬步”“小流”的积累在先,才有“千里”“江海”的巨变,没有“跬步”“小流”的积累,就没有“千里”“江海”的巨变。这种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在这变化过程中,前者是准备,后者是结果,是前者引起了后者。荀子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多媒体展示:水的“三态”变化实验示意图 ①水的温度在0℃-100 ℃之间,水的液态性质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矛盾双方的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水分子的扩散趋势虽然逐步加大,但还没有超过凝聚趋势。) ②水温达到100℃时,继续加热,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变了。随着水温的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汽,质变就发生了。) 通过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引起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有区别的,但二者还存在怎样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呢?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多媒体展示(学生可讲一讲):寓言故事《愚人吃饼》; 思考:此人的可笑之处在哪里?他违背了什么哲学道理? 总结:愚人没有看到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的变化。因为: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量变引起质变有哪些形式?(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 总结: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英语单词:doog,dog—god,cat---act) ①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故事《愚人吃饼》就是属于这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成语、俗语也体现了这一道理,学生举例。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现象: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但也会发生质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而起质变(联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A.石墨、金刚石晶体结构图 (或甲醚与乙醇) B.Flash《田忌赛马》 再请学生列举其它事例加以说明。C、笑话(改写标点):在某所大学课堂上,一位老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女人没有了男人将会一无所有。然后,老教授请学生们给这段文字添上标点。一位男生首先大步走上去添上了标点,成为:女人没有了男人,将会一无所有。这时,一位女生气愤地走上去,将标点改动了一下,变成:女人没有了,男人将会一无所有。D、结合经济学的知识:调整经济结构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那么事物的发展是否永远停留在量变水平上?如果不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什么?(学生讨论,师总结)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如何理解?注意两点: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发展?怎样才会引起发展?) ②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结合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分析理解“一定的程度、一定的范围和限度”。 思考:在大气压强为101.325千帕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分别在什么时,水的液态性质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和会发生根本变化? (学生讨论,师总结: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为了进一步理解“度”,再举一例: 多媒体展示:宇宙速度示意图 总结: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学生讨论) 展示图片: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单人单天)---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多人多天)---嫦娥一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出仓首次太空行走) 思考: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3.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注意三点: ①“循环往复”并非简单地重复; ②这种变化永不停止,是一种无限的过程; ③这种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二、用量变与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方法论) 寓言故事《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的两种动物---老鹰与蜗牛》;(2007年广东高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蕴含的哲理------重视量的积累。 2、防微杜渐(联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原理,例如:为什么反腐败?)(回顾:漫画“一切正常)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3、坚持适度的原则 (联系高一经济常识知识: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财政收入,适度的规模经营;生活常识:如吃荔枝就不能太多,否则会上火、恶心、四肢无力,得“荔枝病”;法律知识:正当防卫; 4、优化结构(结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1)奥运会:有捧金夺银的实力,但太想要心态不好,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跳水选手王克楠说“当时我们太想要了,我们都是平常人嘛,可能有些杂念。” 探究(哲学与成功人生):刚才同学们学习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在求知和为人等方面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师总结)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据此回答1-2题: 1.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①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②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事物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状况会影响事物整体的功能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2. 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才能见到成效。这是因为……………(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C.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基础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3、(2006江苏高考)“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B) 4、(2007上海卷)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B A、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 5、(2007年北京文综卷)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D )
①共性离于个性之中
③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A.①③ (二)简答题: 甲同学:“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量变就不会引起质变,所以量变比质变更为重要。” 乙同学:“只要有量的变化,就一定会引起质变,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导入:最新材料----2008全球金融海嘨,冰岛和巴基斯坦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美国的华尔街的几大金融机构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各国正采取措施,联系采取对策,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量变引起质变) |
||||
板 书 设 计 |
|
||||
课 后 反 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