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帮金庸解小辫,释疑司徒《天龙》问。

(2007-05-15 00:46:48)
标签:

金庸

失策

论剑

天龙八部

天末

谈天说地

休闲

文化

分类: 论剑金庸

我帮金庸解小辫,释疑司徒《天龙》问。

 

图/天龙第七僧    文/天末

 

    前言:博友司徒悟空摆茶论道,针对金庸武侠发表己见,题为《我抓金庸的小辫子》,文中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顺序分别点出金庸武侠的一些失策,天末好金庸武侠,最好《天龙八部》,所以对司徒兄所提《天龙八部》中的一些失策曾留心细读,读后,对司徒兄所提失策有自己不同的意见,今借摆茶论道之机,天末亦浅谈一二,对与错,是与否,一笑而过,只为论剑,无它。

 

司徒悟空所提失策:

 

    4.天龙八部:
    萧峰和阿紫乔装为侍卫潜入西夏王宫,忽然迎面撞上军官,于是两人急忙举矛致敬,总算蒙混过关。
    据本人考究,在古代,以及在当时的西夏,士兵见着军官有打躬,有作掬,有抱拳,有恭声,有颌首,叭独没有举矛致敬的。举矛致敬只有用在打获胜伏互相示意庆祝之时。
    金大侠未经仔细核实就顺手拈来,算得是一个小小的失策.

 


天末浅述:

 

    司徒兄所提失策之处应出自金庸武侠《天龙八部》第四十九章:蔽履浮华,浮云生死,此生何惧;阿紫中穆贵妃之计,以有毒圣水给予乔峰(此时应作萧峰)饮用,以为从此萧峰只喜自己一人,萧峰不知,饮之,挂帅印偷出兵营,遇二卫士巡逻,萧峰点倒二人,剥下盔甲,与阿紫一人一身换上,再持二人之矛假装巡查出去,见十夫长带兵巡视,忙举矛致敬。

 

    由此可知,萧峰和阿紫乔装举矛之时,应是辽国南院大王府,而非西夏王宫,萧峰去西夏王宫是为其结义兄弟段誉争得西夏公主归还,其时阿紫双眼已瞎,一行人在路上遇王语嫣跳崖,四大恶人救之,游坦之以此威胁段誉,要求携阿紫相随,段誉发痴,萧峰不得已应允,游坦之携阿紫离众人而去。整个西夏争夺公主一役,阿紫不曾出场,直至后来萧峰与辽主南巡,阿紫才回到萧峰身旁。

 

    其二,司徒兄论及举矛致敬之失策;在古代,已披挂甲胄的将士行拱手礼,号为“介者不拜”;而受致敬者也仅需作揖还礼。兵车出行,即使有人向驾车者致敬,无须行“式”还礼,号为“兵车不式”。军营中授受有锋刃的武器时要以木柄一头来递交。出军营的时候,武器的锋刃要向前,而进入军营时锋刃要向后。兵遇上将,“甲胄之士”不拜上官,以举枪为礼。演变至现代,军营中亦留有旧迹礼仪,“举手礼”“举枪礼”“注目礼”三种,士兵着持枪械遇上官时,不行“举手礼”,行“举枪礼”,而“注目礼”一般在其他场合所用,比如天末在街上偶遇绝妙美眉飘过,则行“注目礼”。

 

    天末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所以对一些动作要领铭记于心,在现代军营礼仪中,“举枪礼”是一个很常用的礼仪动作,动作要领为:右手将枪提至胸前,枪身垂直并对正衣扣线,枪面向后,离身体约10厘米,准星护圈与眼同高,大臂轻贴右胁;同时左手接握表尺处,虎口对准枪面并与表尺上沿取齐,小臂略平,大臂轻贴左胁;同时转头向右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右、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

 

    其三:天末好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也确为《天龙八部》一书中破绽最多,疑团最重,然越深究越觉其无穷无尽,比如大理无量洞中留书于秋水妹的逍遥子怎地到后来就变成了无崖子,又比如土蕃国国帅鸠摩智何处练就‘小无相功’?又比如萧远山师出何门?萧峰家世原为何籍何处,与辽国萧后有何牵连?少林高手无名老僧有何故事?甚至于段延庆在天龙寺外时已然经脉寸断,怎地与刀白凤偷欢一时就有了段誉?等等……疑惑重重,他日有闲,再一一试着诠释。

 

    浅显之谈,博众金迷一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