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日行】世界文化遗产之龙门石窟

标签:
龙门石窟旅游 |
分类: 行走天下---孤风远影碧空尽 |
地处洛阳市城南的伊阙峡谷的龙门山,山前伊河水穿流而过,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将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是龙门。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之际,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400多年,是北魏、唐代皇家发愿造像最为集中的地方,与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去年路过敦煌,没有看莫高窟,本计划今年七月去青海湖时,一路前行。然而,计划总是不及变化。去年在新疆时,曾就地去过一个石窟,据说也很有名,只是景区内不容许拍照,这样的行走,似乎就没有图文并茂的行走记忆深刻。从另一方面来讲,看石窟这样的艺术,需要文化修养的积淀,才会对其有兴致,从这方面来讲,今年的我素养提升了。
龙门石窟一行,让我对佛教文化,石刻艺术、中国历史文化逐渐有了自己的视角。人生路上,修行而来。
潜溪寺。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初期,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与两侧的菩萨共同掌管西方极乐世界。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是北魏的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做的功德。洞中的“帝后礼佛图”,被盗,现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万佛洞,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于唐高宗永隆无年完工。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开凿于北魏年间。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