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火入魔一声好

(2007-01-10 08:36:51)
分类: 吃喝文化---人面桃花相映红
  本文附题:县城市场小记
 
  八百里秦川,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养育了这里的人们特别的恋家,也有陕西姑娘不外嫁的传统。象咱这样,一年四季奔波在外的女子,是少之又少(珍品呀,HOHO)。无论走的多远,咱还是以陕西人为豪,跟朋友介绍陕西时,咱也是把陕西人的性格表现无遗。
 
   “秦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然本其初而论之,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几而一变其俗,则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气。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质直,无郑卫骄惰、浮靡之习。以善导之。则易于兴起,而笃于仁义;以勇驱之,则其强毅果敌之资,亦足以强兵力农而戌富强之业,非山东诸国所及也。”
 
  瞅见没,咱秦人!
 
  一提到自己的家乡,总会得意忘形,这会儿回到正题继续。回家第三天,忍不住嘴馋的诱惹,与姐姐们商议开车去县城,开开馋。
 
走火入魔一声好
 
  这是县城市场的一角。
 
    面食是陕西人自古迄今的传统主食,这可能与陕西的农业生产也有密切关系吧。李白《少年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据考,现在的芝麻烧饼,即由当时的胡饼演变而来。
 
  离家这么多年,这些年越来越念家乡的各式文化,也可能是年龄的关系,总是有些怀旧。不过这肚皮永远也改不了陕西小吃的瘾。回家,咱不在家吃,不在馆子里吃,就吃这些小市场,小小吃,还直呼过瘾,这辈子,面对这嘴瘾,咱是没治了!
 
走火入魔一声好
 
  瞅瞅,这些是啥。都是夹烧饼的料。再看案台上,那可是著名的“中国的汉堡包”--肉加馍。肉加馍,是腊汁肉和白吉馍。别小看这,还有不少的历史呢。(回到家乡,吃啥,说啥,住啥,哪怕是穿都离不开历史。也许这就是陕西人离不开家乡的自豪感吧。)
 
  据说腊汁肉在战国时称“寒肉”,即“韩肉“。秦来韩后,腊汁肉的做法传到了长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白吉馍形似“铁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与腊汁肉合体,肉加馍,这诱人的味道,由不得自个儿,赶快来上一个。
 
  据说吃肉夹馍,还能看出不同人的性格特征来。这会儿抄下来,大伙看看准不,我看还是挺准的。要是没吃过,不管咋个儿说,你一定要去尝尝,那味,一级棒!
 
   选择有肥有瘦,西安话"肥瘦"的是普通人,为人平实,做事中庸;
   选择"纯肥"的人情感丰富,喜好幻想,易于激动;
   选择"纯瘦"的人脚踏实地,做人沉稳,目标明确;
   选择肉里还要添勺肉汤的人精于算计,适合理财,谈判工作;
   选择"优质",即肉量加倍的人讲究生活品质,懂得善待自己;
   选择单买白吉馍的人心怀理想,胸有主见,不易被左右。
 
走火入魔一声好
 
    摊主那个忙,再看看手上那把刀,没两下子怕是切不了东西的。
 
走火入魔一声好
 
    忙了半天,就是为吃为盘凉皮。这凉皮,“白、薄、光、软、酿、香”,很有地方特点,一年四季,老少皆爱。
 
  陕西的凉皮,又称酿皮。有米皮和面皮。凉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那时还是皇室贡品。这话听起来有些大,不过大伙可以问问身边的陕西人,没人说不爱吃凉皮的。
 
   图上这个是擀面皮,口感比其他面皮硬,拌出来辣椒香味特别浓,非常受女性朋友的喜欢。再加上那面筋,直呼过瘾呀。
 
走火入魔一声好
 
     这场面,还是很有秦人的特点的。锅盔当锅盖,陕西八大怪之一。看过《白鹿原》的朋友肯定知道这个,这会儿咱就不唠叨了,大伙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看。
 
   就这锅盔可是有传说的,这会给大伙讲讲这故事吧。
 
  传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朝廷为他俩在奉天县城北的山梁上修建合葬陵墓。当时,建筑陵莫的工程非常浩大,一下子聚集了约两三万能工巧匠和民工。为了施工安全,监工大臣请朝廷用薄铁特制了一种铁盔帽,发给民工们戴在头顶。由于工程要求紧迫,民工越来越多,吃饭成了问题。无奈,监工大臣就直接把面粉发给民工,让他们用头盔烙馍。这样,就解决了吃饭难的问题。当工程进展到中期时,武则天带着文武百官到工地察看。当时正逢吃午饭的时候,工地上飘来香喷喷的馍味。大臣拿过一片烙馍,尝了尝,觉得挺香。他就挑了一片火色均匀的拿给女皇武则天尝。武则天尝了一口,十分好吃。她把剩下的几块分给大臣和家眷们品尝,都赞不绝口。

  其后呢,咱就不用继续了,故事一般都脱不了俗套。大伙自个儿去续结尾吧。咱那会儿,只管急着找吃的,没心思讲故事。那会儿,吃比啥都重要呀!
走火入魔一声好
 
    市场外,妇女们包着头巾,卖着小商品。陕西这块黄土地上,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更多的只有大伙自己去寻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扬美古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