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意识的起源
(2008-10-25 00:52:27)
标签:
公民社会道德法律公共意识杂谈 |
因太忙,前帖只是对留言的一个简单而感性的回复,其实很多话题需要深入理性地讨论,无奈,还没有忙完,哪里有那些闲工夫,毕竟我们不是吃政治理论饭的,但前帖讨论依然热烈尖锐,本主实在无暇一一回复,众人之口,必然繁复,制度问题讨论又复杂化,什么欧美、台湾啊,弊端啊,国情啊!总之,中国不必那个!
可能干标志活儿多了,习惯了做减法,我喜欢把复杂的问题高度简化,更喜欢回到原点思考问题。这让我想起了曾读到的一篇短文,颇有哲理意味,股沟出来,看看动物群原本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文章的原名是《道德的起源》,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本质何止只是道德,恐怕还包括社会、法律和公共意识等基本原理。而这些原理恐怕也是一个国家制定制度和法律的基本依据吧。
科学家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
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
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被浑身浇透。
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都做了数几次尝试,发现后果莫不如此。
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大家都被淋湿。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兴奋地要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臭揍了一顿,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它们被水淋到,所以坚决地制止它去拿香蕉。
A的几次尝试没吃到香蕉反被打得浑身是伤,就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香蕉是不能去动的,之后这五只猴子当然都相安无恙了。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B猴子看到香蕉,同样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结果一如A猴的遭遇,其它四只猴子臭揍了B猴一顿,有意思的是,那只A猴子出手是最狠的(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B猴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地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它们都不知道是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其他猴臭揍。——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看完这个故事,我只概括一个问题:
为什么猴儿们能做到的,俺们中国人就做不到呢?!
—— 这个故事和 杨.佳事件同样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每一个草民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是维护公共利益。
————————————————————————————————————————————
另外,我博客里 呼吁.特.赦.杨.佳.的帖子删了又被删,再贴一定还是删,有意要签名的请发这个妹儿:
tesheyangjia换gmail.com
考虑到这个妹儿地址发在这里会有麻烦,请拷贝后用@取代
我再一次强调:我们呼吁特.赦杨.佳,并不是要挽留一个杀人犯。
所有为杨.佳案呼吁的努力都是为了捍卫司法尊严,而捍卫司法尊严,就是捍卫我们
每一个人的自身权益。
如果你真正了解杨.佳案的前前后后.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 中国的“司法”,已经成为了“私法”。
在权力者的手中一切都可以成为橡皮泥,法定程序可以全然不顾、真相可以断章所取、
知情者(杨母)可以让其人间蒸发、辩护权可以用“指定”而剥夺、法庭可以被他们
包场、媒体要用他们的通稿……,这恐怕是全世界再黑的黑社会都做不到的吧,这样
的“私法”之剑,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难道我们真的就无动于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