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老朽回首 |
我对装潢专业基础课的设想和初探
装潢设计在国外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或“印刷美术”,(那个时候国内尚无‘平面设计’一词,只是在港台有)它是现代信息传达的一种方式。通过印刷为媒介以可视形象的视觉方式来传达信息的特殊语言,它不受语音或文字的不同局限,可以说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共同语言。这种特殊语言往往是以特例的形象和想象的意念化处理来传达信息的。
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实现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及主观臆造的抽象形象是这种特殊语言的单词。然而构思的意念性则是组成这种特殊语言的语法。这种独特的单词、语法和句子是装潢设计的三大要素。这三者的特征,其一为丰富性;其二为多样化,其三为想象力和创造性。其中以想象力、创造性为基础。
根据装潢专业这特性。在培养、训练学生的基础中如何去适应这一特征的需要,是我们教学中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装潢专业的基础课基本上同绘画专业的训练方式没有什么区别。与专业的特性需要基本上是脱节的。这种训练方式最大特征是以单纯的技巧训练为满足。其结果使学生思维方式的单调、观察方法的单调,表现形式的单调,构思思路的单调,想象语汇的单调等等。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单调所至。而这些又是与我们的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知识面和修养等密切相关。
因此我认为装潢专业的基础课应把以手的技巧性训练转到以大脑的思维方式训练上来,把经验的传授式教学法转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上来。从基础课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设计头脑和基本素质。“交给学生一条鱼只能够吃一顿,交给学生钓鱼的方法能够吃一辈子。”在能力的培养上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
二、
三、
第三应该为:掌握物化能力。
当时为何停下来了,已记不起来,大概是某个女生在敲门吧?哈哈!
当时为何停下来了,已记不起来,大概是某个女生在敲门吧?哈哈!
此文是偶当时提交给系领导的《装潢专业基础课教改建议书》的原始手稿,后半部分未在笔记本中体现,而最终成文稿已无踪可寻。
庆幸,我的这份教改建议书得到了恩师樊文江先生的首肯,所以,才有了85年10月那次在西安美院历史上炸了锅的“陈绍华素描教学实验”大辩论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