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投资下来,遇到了许多人,碰到了许多事,有的是研究基本面的投机分子,有的是号称“价值投资”的伪价值投资分子,还有懂会计的投机分子等等,我觉得这些人比较奇怪,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各种各样的投资者?后来观察的长久了,逐渐发现了一些原因,今天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在分享我的观察结果之前,我先谈谈我对于投资理念的理解。我既认可价值投资,也认可投机,并且我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抓大机会,而不抓(放弃)小机会的做法。能够投机成功的人自然是聪明人,但是,就像前面说的那样,有一种投机是只抓大机会而不抓小机会,而另一种投机则是希望短期暴富,最好天天抓涨停板。但结果是什么呢?巴菲特通过抓大机会而放弃小机会而成了世界富豪(2008年的世界首富),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过有什么人通过短期投机成为世界富豪的,我倒是听过不少人为了赚快钱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被抓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小学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聪明不如大智慧——就是答案。拥有小聪明的人很多,但拥有大智慧的人却少之又少。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一再强调的就是别去追逐平庸的机会。那如何来区别平庸的机会和大机会,只提醒一点就是好的机会和平庸的机会要专业人士才能识别,这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不做深入的展开。
接下来,我们谈谈股票投资的逻辑:
第一,投资理念的逻辑:你是认可价值投资还是投机?也就是说你到底相信抓大机会不抓小机会,还是频繁的抓小机会而忽视大机会?或许你和我一样,觉得都可以,但我再深入的问一句,如果只能做一种选择,你选哪一个?或者说,你愿意以哪种理念为主呢?而我要说的是,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既认可价值投资又认可投机,但你必须学会选择和放弃,如果这种选择同时运行,你会崩溃的,一个内存有限的电脑运行两个冲突的程序会死机,人也一样。
第二,价格运动的逻辑:你到底是认可筹码博弈的逻辑,还是基本面驱动的逻辑?根据我近一年对许多普通投资者的了解,关注筹码博弈这个逻辑的投资者不在少数,实际上,股价的运动一般情况下都是基本面驱动的逻辑,如果你非要说有所谓的“庄家”或“主力”,那你就是认可筹码博弈的逻辑。如果你认可基本驱动的逻辑,那么你就会仔细的做基本面分析,决定你的买卖点;如果你认可筹码博弈的逻辑,你就会到处寻找一些筹码博弈的书来看。
第三,买入的逻辑:买入的逻辑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涨,一种是追跌,追涨的人认为涨了还会涨,走的是趋势投机的路线;追跌的人认为跌了股价比较便宜,走的是价值发现的路线。产业资本通常走的是追跌的路线,也就是公司股价一旦被低估,有增持意愿的大股东或高管就会出手,他们不会等到熊市的尽头,市场要涨了才出手。
第四,卖出的逻辑:卖出的逻辑通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赚够了,满足了,止盈离场,一种是亏的很惨,害怕再亏钱,割肉离场。当然,还有的是因为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而卖出,这种情况不在讨论之列;还有因为要用钱,不得不卖出的,这种情况也不在讨论之列。
第五,情绪心理的逻辑:有一种心理是赚钱可以,但是绝不止损,如果你买的不贵,且是质地优良的公司,持有的时间长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你又不会止损的话,结果就会很惨。还有一种心理是赚钱的股票很快就卖了,亏损的股票一直拿着,最后的结果就是账户里全是亏钱的股票而没有盈利的股票。还有一种心理是赚钱的一直拿着,期盼涨的更高,但很快就跌回买入价,甚至更低,而一旦股票一旦亏损一点就马上割肉见不得浮亏,这种情况也是有问题的。情绪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又是变幻万千的,因此,这种逻辑最不可靠,也是投资中应该力求避免的。
我遇到过一个十多年投资经历的老股民,他是学金融出身的,也懂会计,但是他说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都是假的,于是放弃了阅读财务报告,专心研究技术分析和趋势投机,但是他在2011年3月份告诉我黄金1400多美元/盎司涨的太贵了,要做空黄金,但后来,黄金最高涨到了1920美元/盎司,我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做空黄金,现在看来他的判断是对的,但是当时还有30%以上的上涨空间,对于空头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一个做趋势投机的人竟然用基本面分析来考虑下单,当时,我觉得他的想法有点不可思议,现在我已经可以理解了,人可以或肤浅或深刻的接受和包容许多不同的知识和逻辑。我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我们应该用我们最擅长最专业的知识和逻辑赚钱,而不是用肤浅(一知半解)的知识逻辑赚钱,也就是说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擅长什么),并且利用你擅长的东西去赚钱。
还有一个三十年经历的资深投资人,据说他研究行业头头是道(我没有看过他的研究报告),但通过简单交流,我发现他的投机思维是根深蒂固的,不仅不会用概率和仓位来思考问题,而且还喜欢满仓一只股票。观察的结论是,他认可的是投机的理念,但却嫁接了行业的基本面研究。至于他的买卖点是怎么判断的,是否研究过公司价值,以及如何控制情绪心理,我没有和他深入交流过,不得而知。这个案例,我是非常震撼的,这个投资人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行业基本面,在投资上走的却是投机的路线,开始我也觉得奇怪,但是我把上面的投资逻辑和梳理一遍之后,才发现仍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
还有一个朋友号称擅长“财务分析”和“价值投资”,但是深入交流下来发现,这些都是表象,他更在意的还是如何快速赚钱,不怎么关心现金流和分红率之类的东西,一个做价值投资的人怎么可能不重视分红呢?大家非常熟悉的巴菲特就非常看中分红,但是自己的公司却从不分红,说到这里,我真的很感慨,价值投资的本质真的不像大家想的那么肤浅。这个朋友的案例,说明有些人对于事物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一知半解还好,如果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事物的精髓,这就很危险了。就像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一样,有的人是真的清楚自己是谁,自己的优缺点有哪些,知道扬长避短;但是,有的人一辈子也不去想这些问题。
其实,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能从上面的几个逻辑中找到你的思维过程,如果你能够通过一个投资体系把各个环节的逻辑理顺,再规避掉情绪心理对自己的影响,基本上就可以稳健的投资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知半解的多一些,如果真的在一个领域做到专家,那么他取得成就的概率就会非常的大。因此,对于普通人,应该多多反省自己,是不是对某些知识是一知半解,是不是真的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专家。最后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书上经常教育我们“宽容”是一种美德,我自然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是我真的懂该如何宽容吗?我不知道。后来工作以后,成熟的很快,我发现要想宽容,首先要不宽容,否则,根据我的成长经历,发现同学之中,老好人居多,这种人是不能给他们讲宽容的。一个人只有再建立了原则和底限之后,我们才能和他谈宽容别人,否则,“宽容”毫无意义,甚至害人。这就像和一个一直在贫困线以下挣扎的人讲要看淡金钱一样,根本没有意义,反而会进一步抑制穷人努力赚钱的上进心。学习任何事情,力争做到真的懂,而不是一知半解,这非常重要。
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投资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