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琴老师的素读经典教学

(2018-09-27 12:43:06)
分类: 他山之石
她的學生經過六年語文學習,可以背誦十萬字中文經典和各類詩詞,語文水平遠遠高于國內學生的平均水平。


這裏轉發陳琴老師一份課件的部分內容,其中可以感受到她对教育的思考,对学生的关爱。相信这份课件中的内容對體製內學生的語文學習,乃至對海外華裔學生的中文學習,都會有啓發。例如陈琴老师的六年素讀课程安排,就非常值得参考。当然,如果是海外华裔学生,最好把小学一二年级开蒙的课程提前到4-6岁或者5-7岁间完成,原因本博已经多次解释过,因为海外有上小學後西文阅读超越中文阅读的压力,最好在西文阅读开始前完成中文开蒙,并且开始中文阅读。



陳琴老師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nanguojue
部分陈琴老师文章和相关报道转帖 http://www.eb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269&page=1#pid859152

陳琴:以儿童喜爱的方式诵读——“素读”方式例谈


“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

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七田真

“素读”法跟我们今天的母语习得法到底有何不一样呢?

其一、旧时的素读,追求以记诵为目的。
            
      今天的读法:蜻蜓点水般,雁过无痕,翻过千万卷,却没有读破一本书。

阅读的积累和“素读”的积累是不一样的。“素读”积累更以背诵为目的。 偶然的,随意的吟诵是无用的,足以消遣,不足以受用成果。得下一番切实的功夫,便是记诵。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与其囫囵吞枣或是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这三百首虽少,是你自己的,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了就还了别人……读了还不和没读一样! 
           ———《朱自清全集第二卷 <论诗学门径>》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
      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用书不难,能记为难。
          ——(清)张潮《幽梦影·九十一》

其二、        今天入选小学课本的读本都是没有理解坡度的白话文,因而不必背诵。        
    旧时私塾里的诵读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献——经典,适宜储存。

(经典)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
                          ——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

二、“素读”有量日日清 :每日100字左右
六年的语文学习目标: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

经典“素读”的基本方法是:大经典,同并进;放声读,能成诵;重记忆,轻讲解;诵新篇,常温故。

各年段的“素读”课程安排
一年级上期:《弟子规》《小学对课》选背及50首唐诗
(从《唐诗三百首》中选出)
  一年级下期《三字经》《千字文》《小学对课》选背
  及50首唐诗(出处如上)
  二年级上期《大学》《小学对课》选背及唐诗和词曲50
  首(从《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中选取)
  二年级下期《中庸》《声律启蒙》(5章)词曲50首
  三年级上期《论语》《声律启蒙》(5章)词曲50首
  三年级下期《孟子》及诗词30首
  四年级上期《孟子》及诗词30首
  四年级下期《庄子》(内篇)及诗词30首
  五年级上期《老子》和《诗经》选背50首
  五年下期《古文观止》选背和《诗经》选背50首
  六年级上期《现代美文素读》《名言格言素读》诗词
  50首
  六年级下期一百首诗词及一百句名言警句。

培养素读的恒力和耐力
每天二十分钟:日不间断  日有所诵  日有所记
每个学生都有“素读”记录本,把每天要背诵的内容以镂空的方式摘抄下来,每天用零碎的时间复习、自查,也方便同学或老师抽查。
(如:九三曰:“君子终日……”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忠信……修辞……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是故,居上位……在下位……故乾乾……虽危……)


素读的方法
组织形式:
     集体诵读、家庭跟进
     个别跟踪:考评、诵读录像、刻录光盘
     评价激励:年背  
教学方法:
       朗读   
       表演读
        吟诵

教给学生基本的吟诵规则:
              平长仄短 依字行腔
格律诗吟诵口诀(一):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规则很奇特
平声吟长仄声短
韵字平仄皆回缓
口诀(二)
一三五字可随意,二四六位须分明。
依字行腔气息匀,节奏点上停一停。

本音决定基础调,依字行腔很重要:
                        诗经·木瓜
投  我   以  木  瓜,报    之  以   琼     琚。
tou w y mu gu , bao  zh  qiong    j
匪  报    也, 永      以    为    好     也!
fi  bao     yng    wei   ho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先找那些比较严格的格律诗词,容易按照依字行腔、平长仄短区分出来的练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燕去无留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幛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多一些儿童乐于接受的内容,先培养吟诵的感情
                
              诗经·周南·螽 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吟诵,少讲解,以吟诵促感悟: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字本来的感情色彩决定了气息的长短、急缓,
语调的高低、轻重——这一点跟朗读很不一样(朗
读往往是有语调决定情感,朗读靠拿腔捏调造势,
而吟诵只依靠文字的本音。)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仄   平    仄           平   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平    仄    平           仄   平   
熟听能读、熟读能诵。(听录音——)

把自己诵读的声音录下来,反复听。坚持每天跟读20分钟,每次是100字左右,整本《老子》一个多月就背完了,一本《论语》半年就可背得滚瓜烂熟了。
      配乐 《石壕吏》
     自己的录音《庄子》——《逍遥游2》

念!!听!!反复,是最好的记忆。

仅仅有伟大的目标是不能持久地保持行动力的,还必须有快乐。      “素读”在今天其实可以做到“素”而不苦,“素”而不闷。

“素读”与“海量阅读”双轨并行
课内强化素读功,课外推行自主式的海量阅读。 
把题海课变成课外阅读课。

教师参与指导的课外阅读效果会更好。

经典“素读”与课外的海量阅读齐步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素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