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精品連載 |
东边,有个日本
之春要来临。——日本民歌《北国之春》
拍拍手……
什么?
50年前,他是日本鬼子。
这是诉讼案带给他的,悲伤和愤怒写在上面。
抑制。时而想向那飘起的白发致敬,忏悔是正义与良心的苏醒,真正的忏悔应该赢
得尊敬。时而,又想扑过去,撕扯他的头发,他和他的同伴让中国生出了多少冤魂。
的确,我们深知,主持人这个位置该代表着几分理智,几分客观,几分公平。
“为什么美国人没有向印地安人,英国人没有向印度人,法国人没有向非洲人,西
班牙人没有向墨西哥人道歉,却偏偏抓住我们日本人的辫子不放!”“美国朝我们
扔了两颗原子弹,我们都没有要求美国道歉,可见中国人没有日本人宽宏大量。”
变得一身轻松。
“谁说是30万(指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一个数的吗?”她对现场即刻出现的愤怒
不以为然,嘟囔着“中国人对日本太无知!”
“日本妇女在街头被美国大兵强奸时有没有快感”一类的问题,不知会不会被算作
无知!
当然无可指责。我们反对的是用学术掩饰事实的认定,掩饰历史常识的知晓,掩饰
良心的责难,掩饰对野蛮、凶残、丧失人性的谴责。一切都被掩去的时候,战争就
会裹挟着罪恶卷土重来。
护,说在他面前重新展示出犯下的桩桩罪行,使他充满厌恶,不愿再活下去。邪恶
受到如此深重的谴责,这便是对审判最高的褒奖。截至1966年,德国已经审判了86000
名纳粹战犯。也就是说,这个民族曾经在法庭上86000 次去谴责同一种罪恶。
日本的《产经新闻》在6 月2 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这次讨论。大标题是《历史认识
暴露了日中之间的断层》,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东氏被当成了英雄,中国的政治
意图显而易见”,“国营电视台的讨论,对‘事件’是一边倒的姿态……”
》,传达她在中国电视台受到“围攻”的感受。强调中国的主持人和观众都对东史
郎诉讼案缺少“预备知识”。水谷小姐还一头雾水地困扰在自己的学术背景里面。
mpanel(1);
请过日本人吗?我回答,请过,东史郎先生来过。我猜,这个话题会引起宴会的震
荡,出乎意料的是,除翻译———我的同学朱弘以外,在座的日本人都没有听说过
东史郎诉讼案。朱弘后来介绍说,这件事在日本没有什么人知道,少数报纸发了很
小的消息而已。
让受众眼界不宽,娱乐节目低俗化等等一概被视作笑谈。连我们发自内心的对日本
同行敬业、高效率的敬重,也被视为客套话。日本人凭着自信生发了一整套处世的
理念。自以为是文明、科学和现代的象征。其实,过分地自信与自负、自傲毫无区
别。所以,不时表现出农耕时代的短视、粗野和蛮荒就不足为怪了。正合了中国的
一句话“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多本专著,真正的著作等身。为了我们访问的成行,他一次又一次的亲自出马,去
说服官员。我们在日本期间,他抽出很多时间不厌其烦地回答各式各样的甚至很肤
浅的问题。
过雨伞打在我们身上,我们一起担心志贺先生72岁高龄的身体,只见他疾步走在雨
中,步履轻盈,充满活力。想像得出,面对人生一个又一个的坎坷,他都会这样健
步前行。我们无话可说,走在他身后,经受风雨的洗礼。
责吗?
这是制作者和受众一同犯罪。
成人。
百惠的时候,看到深邃的高仓健,憨厚的渥美清的时候,都大出一口气。原来日本
不都是山田、松井一样的鬼子。
时,战争的创痕也在渐渐淡去。
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马上勇士般地站在自己阵营前,摆好决战阵势。这
两年,日本产品在中国出现质量问题,中国旅客在日本受气,总是能引起轩然大波。
其实,凭心而论,中国产品也未必不坑害自己的消费者,中国旅客也未必不受中国
民航的气。即便如此,我们也没一点理由责难中国公民的不理智。这是挥之不去的
战争创伤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