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腾笼换鸟再筑巢引凤

(2009-05-18 17:59:00)
标签:

鸟儿

地方官员

种群

经济发展

广东

财经

分类: 财经论衡

 先腾笼换鸟再筑巢引凤

 

                       卢麒元

 

政府一定要更新一些有水平的干部。最低限度,也要提高一点文化水平。将产业升级演义腾笼换鸟,实在是荒唐。

首先,地方政府从来不是纯粹的经济部门。

地方政府有责任关心每一只鸟儿的命运。不能为了迎娶新的,就轻易地抛弃旧的。产业升级是经济生态的自然进化过程。种群的集体灭绝,从来不是种群进化的前提条件。老鸟儿被抛弃了,老鸟儿都死了,新鸟儿就一定会来吗?难道。凤凰会屈尊降贵钻进死鸟笼子里吗?

地方政府的道德感,是一方水土的精神魅力之所在。这才是梧桐树的土壤啊!

其次,一定要搞懂发展经济学的起码逻辑。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开放的程度;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取决于改革的深度。广东省开风气之先,开放的程度最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最快。但是,显而易见,广东的改革远远没有到位。所以,广东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不高。

所谓改革,用经济学术语描述,就是降低制度成本。换句话说,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的秘密在于低廉的制度成本。广东过去明白这个道理,福建过去不明白这个道理。十几年过去,天差地别。

最后,要敢于在改革上寻求战略性突破。

经济管理说到底就是政治。经济效率取决于政治权力分配的理性。广东过早地出现了贵族化的倾向。广东的官员实在是太安逸了。广东昂贵的制度成本最终可能毁掉良好的发展势头。降低制度成本才是一个地方最核心的竞争力。

制度成本的攀升,源于权力的垄断和变相私有化。你只要看一看,中国哪个地方权力垄断和变相私有化情况严重,那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一定出问题。但是,即便明白这个道理,一般的地方官员也不敢触碰这一问题。这需要真正的政治家。

笔者将地方政府改革的逻辑重新梳理如下:政府腾笼换鸟,市场筑巢引凤。

应该说明白一点,从来都不是市场里的鸟儿有问题,而是管理市场的鸟儿出了问题。真正需要更新的是这些贵族化了的鸟儿干部。这就是改革。这才见水平。

至于市场筑巢引凤,相对而言是简单的。良好的法治环境,低廉的制度成本,足以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管理,足以促进产业升级,足以维持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先要理解科学的源泉。科学的源泉,是民主、自由与法制。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与科学发展观相对应的,正是民主发展观。这才是未来三十年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也是我们现实工作中最可贵的认识高度。当然,这也是地方官员建功立业的真正法宝。

我想,这个关于科学的认识,应该是属于科学发展观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