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补贴等同于负关税
卢麒元
油价补贴就其本质而言,相当于征收负关税。只是形式上,未纳入关税系统而已。
现代公共财政学的分析框架,对于经济政策的分类和梳理,已经非常的简单和明了。我们所使用的计划经济的语言和方法,一遇到现代公共财政的学理和法理逻辑,马上原形毕露。
在现代西方社会,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财政支付手段,是为了满足公众社会需求的一种方式。必须经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和严格的审批程序。接受补贴的机构和个人受到严格的限定。一般而言,除了涉及到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如农业发展战略,一般性商品无法直接获得财政补贴。
为抑制通货膨胀而实施的石油价格财政补贴,既没有学理依据(没有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没有法理依据(不符合预算法相关规定),是经典的行政越权行为(不排除违法)。由部委间协调(发改委和财政部内部协调),而非立法机构审批,并且财政补贴支出数额不确定,在已经审批的预算案之外节外生枝,严重破坏了《预算法》的严肃性。立法机构(人民代表大会)理应提出严厉质疑。
更为严重的是,对于进口商品提供相当于负关税的补贴,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意义:
第一,鼓励被补贴商品的进口。导致进口急剧增长。变相支持石油期货市场炒作。
第二,鼓励被补贴商品的消费。导致消费急剧增长。变相刺激传统工业的畸形发展(汽车、钢铁、化工等产业)。
第三,对相关商品的消费者实施财政转移支付。鼓励传统能源、化工产品的出口和消费。
当全世界的飞机、轮船、汽车蜂拥而至,在中国各个关口拼命加油的时候,补贴的效果是显而易见。非但如此,间接隐含于商品价格内的财政补贴,以负关税的方式,将国际通胀导入中国。这使得为压缩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形同儿戏。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超额负关税,必然引发大规模走私。
经济政策总是具有政治立场的。举全民税收,补贴全球之富人消费。这种经济政策在道德上站得住脚吗?
经济政策总是具有科学依据的。举全民税收,补贴落后的产业发展。这种经济政策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新能源及其相关联的新产业的补贴在哪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导向在哪里?
笔者很惊讶,当管理层决定长期实施一项涉及国民福利的经济政策的时候,为什麽不进行严肃的学术讨论?为什麽不进行广泛的民意咨询?用全体国民的钱对一部分国民和境外消费者进行补贴,不应该征得纳税人的同意吗?
笔者一点也不惊讶,西方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汇率、劳动力价格、出口退税等问题,但并不关心中国实质负关税问题!天底下哪有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家?牺牲现在甚至未来的国民福利,勇敢的输入国际通货膨胀,无私地补贴全世界!用负关税的方法,进行类似于出口退税的财政补贴,巧妙地避开了WTO的相关规定,用心之深邃非比寻常。
不要继续贩卖所谓的比较经济优势理论了!那种牺牲国民福利换来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根本就无法持续。全世界后发达国家,无不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获得优势。出卖,出卖,出卖,不断地出卖国民福利,这是一种比较出卖的优势,这种发展不要也罢!
真的仅仅只是愚蠢吗?竟然大规模使用实质负关税,大规模牺牲国民福利,大规模输入通货膨胀,大规模补贴有钱人。据说,这样可以控制中国的通货膨胀?据说,这样可以保障百姓的生活?为什麽就是不肯将财政补贴直接发放到急需要它的老百姓手中呢?
轰动一时的“虎照门”事件,让人看到了打“假老虎”的希望。但是,仅仅还只是一个希望。因为,真正的“假老虎”,并不在偏僻的深山老林里。“假老虎”们明白大隐隐于市的道理。没有人敢怀疑“庙堂”之上,“老虎”竟然会是假的。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滑稽。“假老虎”蜂拥聚集,堂而皇之徜徉于庙堂之上。徜徉也倒罢了,“假老虎”是真吃人的。掀开政策的丝绸缎面,不难看到斑斑的血迹。
敬请国务院将中国政府的经济学家们统统送往世界银行吧。如果可能的话,用100个经济学家换1个真正的公共财政专家。假使中国有一个真正的公共财政专家,中国的经济政策就不会烂到今天这步田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