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必读《启迪中学生一生的精品美文》:热爱(徐红散文)

标签:
文学阅读情感美图徐红散文 |
分类: 徐红散文/随笔 |
徐红散文《热爱》,入选“成就中学生完美人生系列丛书”《启迪中学生一生的精品美文》
《启迪中学生一生的精品美文》目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纪念刘和珍君
饿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故都的秋
巴黎的书摊
背影
匆匆
离别
话说知音
海燕
敬悼萧乾先生
忆白石老人
我所知道的康桥
轿夫
守岁烛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芦沟晓月
记创造社
铁
一家人
突然想起,或照片说话
我的母亲
夜雨飘流的回忆
我的父亲母亲
初恋的自白
文天祥千秋祭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最动人的飞翔
为灵魂的母亲
流浪者
问河哪得清如许
油灯
我的第一场雪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哪里是故乡
乡村场景
母性的苍山
向日葵
万峰
思想是一朵祥云
藏羚羊跪拜
在自然中生活
寻梦者的星空
今夜我的幻想不回家
怀念狼
草叶上的气息
暗伤
墓畔哀歌
山阴道上
眺望大漠
布衣味道
盛衰沉浮皆自然
……
《热 爱》
徐 红
万物之美本来就存在。雪正在落下,“惟有救赎本身,才是救赎的意义。”这是我在我最新出版的诗歌专集《水的唇语》中写下的最后一篇文字。
寂静的时光,山林,寺庙,蒺藜,幸福,水,劳动者,麦田,果实……生命中的美和忧伤屏弃了幽暗,一瓣一瓣,落在干净的纸上。是的,还有孤独,还有赞美,秘密和缄默。
一定是活的,一定是灵动的。这些语词和气息,这些安静的冥想和真实。在无数白天和夜晚,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摩着它们。请允许我把喜悦放在这里。
我选择了诗歌,不仅仅因为诗歌。
真的,很美。这个世界很美,我不能不承认,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发见是多么神奇而美妙。清晨湖畔的鸟鸣和新鲜的雨水很美,植物开花很美,树叶凋落很美,粮食的收获很美,艰辛和疼痛很美。人很美。
人性很美。
即使简单而微小的事物,“轻得肉眼看不见” ,也无一不令人感到温馨。
记忆深处,永远是童年寄居的乡村,淳朴的乡亲,甜美得总是划伤我手指的甘蔗林,长满了荷和浮萍的池塘,灶膛里烤得喷香的红薯,狗,和土墙垒砌的农舍。
金色的麦田,那时小小的麦田只够温饱,还不像今天这么绵延开阔。
贫穷、豁达、温暖而安宁的田园令我难忘。
曾经很多年前,年少的我每天黄昏骑单车去琅琊山里,长时间的坐在傍晚的酿泉边,偌大的林子里空空荡荡,只有我一个人,“独享人间无边的孤独。”鸟儿归巢,水流淙淙,寺庙上空飘着袅袅云烟。
那种博大和宁静,亦让我浸润着无边的寂寞和喜悦。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怀着宗教般的虔诚,在不知不觉中,把这样的孤独当作了我必修的功课。
我对生活心存感恩。——在人生的生离死别的大痛之后,我依然由衷地写下这句话,我感到了鲜活生命的真实。
没有抱怨,没有浮躁。只有宁静。我想把所感受到的美好都写下来。因为我所看见的美好,要远比苦涩多得多。
我一直是一个安静而疼痛的人。甜蜜的疼痛深入骨髓。
信仰、吃苦、人性、欲念、爱和道路。这是多么曲折繁复的命题,要我用一生来诠释。……而更深的是灵魂,是隐忍的虔诚,如原野的苍茫,水的明澈。可以包容,渴望辽阔,满怀着悲悯和良善。
人类生命的意义并不是高蹈的。纯真、道义和良知也正是体现在具体细微的人和事物之中。
我看见在盛夏,一些衣着朴素的民工在烈日炎炎的中午,歇工时席地围坐在路边吃饭,饭后就躺在树阴下满是灰尘的泥土地上午休。我看见他们的笑很安心,小睡很香甜,脸上的神情甚至比腰缠万贯的富人还知足。
什么是诗?什么才是诗意的栖居?人心里的自在,才是大自在。
我这样写劳动者:“赞美劳动,盐,汗水,荣耀,安宁,人性/和生命中这活生生的一切。”
我固执的拒绝灰暗,我喜欢明亮的事物。在万籁俱静的夜,我不止一次地仰望那些寥落的星辰,泪水一点一点地漫上了我的眼睛。夜是多么的静。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感谢上苍,让我拥有这么多:比如善良,美德。比如乐观朴实;简单,不怨天尤人。比如温情,母性。比如包容,渴望,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