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雪依评论:水之红唇——徐红诗歌印象

(2012-06-01 23:00:02)
标签:

安静

孤独

迷惑

徐红诗歌

分类: 诗人评论/访谈

 

                 “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苏轼

苏雪依评论:水之红唇——徐红诗歌印象

 

水之红唇

         ——徐红诗歌印象

苏雪依

 

 

信守比肩。静静的,昔日流光。

柔情,善美。我们的世界一片清澈干净。

 

在寂静里。在寂静里。听那经年流转的梵唱。

 

阡陌红尘。树叶沙沙落下。

夜,微凉。指间倾泻水的金黄。

 

流年,浮华落尽的颜色。唯爱永伤。   

                      (徐红诗歌《微美》)

 

 这样清澈纯粹的诗歌,来自徐红那清澈安静的灵魂。脱离了花间词的柔糜多情,祛除了红尘的挣扎欲望,似乎只需伴着青草的芬芳,一颗一颗数着溪中愈洗愈滑的石子,仰望碧蓝无痕的天空,在此过程中,生命突然安静起来,一切,变得如此温和善美。  

 这,是徐红诗歌的风格,也是她予我的第一印象。

 生命如花,总有开败的时刻;绚丽的章节,风雨过后不见凭栏人的顾叹?正因此,抒写心怀摹写人生百味自古成了诗家常见题材。苏轼的“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写的是回眸黯然的清高,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抒写的是快慰的胸臆,郑愁予的“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则说不尽缘分的无奈。而徐红的心愫,总是充满着对世外桃源的浪漫期待。“我所期待的,要慢慢的开/黄的,粉的,丰润的,细碎的/菊花开在远处/一群鱼儿潜入了水底。花儿静静打开了,心事也在随着季节吐蕊,渴盼一颗真挚的情怀相伴,徜徉于人生的四季。“我不睡,我必须醒着。我等着和麦田一样,荒芜,然后慢慢地,返青旧的陈迹渐次被新鲜的嫩绿替代,秋天捧在手心的,一定是金澄澄的收获吧?

 女人如水,谁能进入我幽闭的生命,我又将以何种方式注入人生的脉田?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如水的徐红,深刻地了解了水意,并将其化入诗心。“水啊水!汹涌的水流过桑田、风暴、疾病、道德、辽阔、黑暗、忠贞、苍茫,流过炎黄的血和骨头,孤独、良心、正义,流过所有,又流过我。而我又非我。长太息兮!我的非我独听沧海涛声。”水见证了一切,赋予生命一种孤独,惟有勤于思考的灵魂能听到这种孤独。“水有血肉,有大慈悲,大智慧,有大爱,有泥里的莲藕,有怀里紧抱的籽实”水是无极,人类自古至今都在泅渡,却依然不能跨越那道水平线。水天一际处,是人类美好的终极梦想。然而,黑眼睛里噙满了水的女子,沉溺而天真……你的秘密,影子,和气息/在身体的宗教里,路径深幽,香火飘渺,钟声清越而又安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水便氤绕体内,无所遗

 自古女子多才便敏感、忧郁,一定程度上让她们陷入一种奇异的“自我矛盾”状态,使得她们与俗世产生一种距离感,内心隐隐疼痛不安。徐红将宗教,无形中沁入了自己的思想,与世界达到了很好的和解,诗歌也因此,多了几丝禅意。雪夜,围炉/暖一壶酒/在黑丝绸般柔软的夜里。一醉解千愁/在无限的孤独之上,可以无限接近真理和良心//七重天里的七个欢喜/七只白鸟落在七棵树上//冰雪覆盖着大地,河谷安静。原野祥和//七种温暖,波浪一样向我们低语如此宁静值得珍藏的时光,想必一杯酒喝下去,个中三昧也都豁然而解了吧。“当我行走渊上/我的手指习惯于在炭里取火/我的心可以冰冻了并烤着来吃/我的肉体在煎熬一块喷香的骨头/我的饥饿在喝草上的牛奶/我的思想是无中生有。”冰火一重天,心可吐纳天地自然,此思想并非修炼一日即可获得。“我有万种俗念前因/在寂静的夜。寂静纷纷降落。它们落在脸上,嘴上,眉毛上,焦灼的灵魂上,多么冰,多么白,又多么好/窗子朝着水打开/衔寒梅的青鸟从水上回来。一切都回来了,经历了飞来飞去的过程,经历了上升陨降的过程,还有什么能够纠缠此生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餐时代,灵魂的洁净,思维的纵深,幽邃的视线,格外需要一颗沉静的心。我感觉,徐红很懂得保持和这个世界的分寸,在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中,在繁杂虚碌的公务里,以一双纯初的眼睛看世界,拂去了之上的斑点和污腻。很显然,这是由作者的性格决定的。纳兰的词幽婉凄绝,李煜的词风流多情绝不是因为他们生在王侯将相之家,杜甫的忧民,李白的洒脱也非安史之乱注定人的性格体现于文字,徐红是对生命感恩之人,如同她所言“美酒温存着美酒。香气浸透着香气/幸福氤氲着幸福/喂养它,以卓绝/以醇厚的沉浸/以人类的高尚与良心。”她的眼中,绝少看到肮脏和丑恶。“审丑”固然有一定价值,但让生命内容丰沛给人以愉悦之感的永远是纯爱和美好。这是由诗歌的担负决定的,也是由人舛舛坷坷的最终追求决定的。生命最终将回到生命本身,诗歌也必将回到诗歌的原初。在此,衷心祝愿徐红,永远以这颗仁爱美好的心灵,去阔写生命的歌章,因为,宁静停在山谷/鸟啄破了壳/小蝌蚪,在河塘里游来游去/浆果一个挤挨着一个……”,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好

 

 

 

(“在此过程中,生命突然安静起来,一切,变得如此温和善美。”谢谢雪依!

 全文转自:苏雪依博客

 苏雪依(1981-),女。山东青州人。诗作散见各大报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