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雪徐红
白雪徐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39
  • 关注人气:1,2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藤儿青青评论徐红:我听见水的天籁之音

(2010-08-22 09:50:09)
标签:

诗人

天籁之音

藤儿青青

徐红

诗歌

杂谈

分类: 诗人评论/访谈

 

“能够葆有一颗宽和的心,…发自心灵的泉涌最能感召心灵”“让文明中过早地失去自我和本真的我们,让异化的甚至陌生起来的身体.瓷器.果实.杯子.石头和夜晚…都具备了一种被神明的水之乐音和幸福所流经的温润。"
藤儿青青评论徐红:我听见水的天籁之音            (上图为著名画家杨明义水墨画)

 

 

                            我听见水的天籁之音

    ——读诗人白雪诗集《水的唇语》

                 文/藤儿青青

 

 

几年前当我在博客上偶然读到诗人白雪那首题为《水一样流过的夜》的短诗时就感觉一种神秘的音韵之美不径而来。似乎伴随了一首诗的诞生,诗人已然把饱含真挚情怀的文字错落交叠起来的惬意和快感顺畅地表达并传递,轻盈而不容置疑:

如果你的身体被水贮满。

如果你抚摸过水。

只有你知道,水是多么必须,多么渴

 

树叶和星子上的水,是神的语言

  夜是光滑柔软的瓷器,石上覆着青苔,水里开出莲花。”(《水一样流过的夜》) 

当时我就喜欢上了这略带神性并律动着的诗情与诗写,并且想这是不是我所喜爱的诗人穆木天终其一生所追求的“纯粹的诗歌所应该具有的音乐与情绪律动的统一性和持续性”呢?其实无论是或否都无法阻止这种轻易到来的音韵美被记忆长久地保留,直到2009年初收到白雪的诗集《水的唇语》,再次邂逅那些唯美的乐章,听见她说“在音乐里写作,让今生像音乐一样流淌着美。”时,我终于相信了真正优秀的诗歌是“能够给许多人以阅读快感,并长久地保留这快感。”(布斯语)的,也相信了诗人白雪这样一位真正的歌者。 

“音乐是流动的真”。非彻悟的人将无法在这流动和真的不远处遇见水,及其个中形态的无所及和无所不能及。那么与其说从一条河流到另一条河流,从一条道路到另一条道路,从一场欢喜到另一场欢喜…….从此到彼、从流动到止息,人类所有的感怀、所有的抒情都与水有关,毋宁说它的各中形态与表达恰恰映证的是音与韵、动与静、行与果的生命哲学。 

橘子红了。被什么唤醒

湖畔深处的鸟鸣。

细小的尖叫,潮湿,有水的形状。

 

在你的手中,水从杯子里溢出

多丰盈,

有时候的幸福,就是这些小小的尖叫。” (《在水之湄》)

 

把黑夜煎七分熟,

月亮烤微黄,翻一翻

抹上西红柿酱,

吃掉。

佐以素菜沙拉,

面包蘸黄油。

 

再加一杯新鲜果汁。喝掉

这美,这痴。这空。” (《女人》)

 

火焰,留在寂寞之水里。我不睡

我必须醒着

我等着和麦田一样,荒芜,然后慢慢地,返青。” (《耐心》)

 

心与心的凝视,只在盈盈一水间。没有什么比在动感和起伏的意韵中启渝心智的音律更加打动一个心灵、一个世界。在白雪的大量诗歌中我们已经邂逅了太多这样“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天籁之声,诗人看似灵睿或随性的弹拨,竟让这些零零星星的语词省略了声音、省略了情节、省略了修辞,却依然带着一擎盈动不安的如水般曼妙的诗情柔软着我们久已拒绝的心。试着想象一下,不论是白天还是暗夜,当我们对生活有所迟疑抑或被困顿重重包围的时候,重温一下这样一串轻叩灵魂的音符胜利抵达时的喜悦,你是否会想起那荡漾着纯情与柔美旋律?想起纯净的秋天一个人走在美丽的安徽某小城,弥散周遭的芳草气息与迷醉?心灵一隅那即将冰封的河流被深深地唤醒,发出或疾或缓的呢哝.....这所有,让文明中过早地失去自我和本真的我们,让异化的甚至陌生起来的身体、瓷器、果实、杯子、石头和夜晚……都具备了一种被神明的水之乐音和幸福所流经的温润。

如果说海子用交出完整的自己才完成的——“风很美/小小的风很美/ 自然界的乳房很美/水很美……无人和你/说话的时刻很美——海子《风很美》”,这关乎生命与美好的吟唱是一阙不绝的交响,那么当面对文明时代背景下异常纷繁而勃兴的俗事俗情,能够葆有一颗宽和的心,用静美的意象与起伏的音韵反衬自然和美好生活滤过的情境,诗人的存在与诗歌的价值甚或胜过了交响。或许还有对生命乐章的无比敬爱,对个体生命的无数反弓。发自心灵的泉涌最能感召心灵,于是阅读的高贵或者说高贵的阅读让我们看见诗人白雪 那么多微小的波痕慢慢的收拢……/我轻微地倾斜/又努力保持着平静。”(《想你的时候》)的自持,看见“一个黑眼睛里噙满水的女子……/被雾气遮掩的脸。/在身体的宗教里,路径深幽,香火缥缈,钟声清越而又安宁。” (《真相》)的富足,还有“一个水一样的女子,/她发光,/携带着一筐火焰。” (《雪》)的丰盈…… 

每当我凝视赤水河

  它舒缓、平静的表面蕴藏着水的热血

  从你手的杯中

  啜饮生命纯净之酒

  或荣耀之水。我的歌几乎涌出喉咙。” (《我从你手的杯中》)

 

傍晚是寂静的。果子熟了。

在果园里。

她留下了蜂蜜,色泽,圆润和香味。

 

更多的时候,成熟的快乐压弯了枝条,水是寂静的。”(《水的低语》) 

在这些无声却又撼动心灵的点点承托中,白雪的诗歌精准而婉约地把握与呈现,留给遇见起伏的无限绵长的乐影。在这匆忙而物化的时代,尤其是异常繁荣的诗歌现场,更多的诗人因争夺舞台而前赴后继,甚至不惜以牺牲灵魂与身体做为代价之时,这种 能安静地回到本真,回到澄澈的内心。”的诗歌文本和“好好的爱,好好的生活。(白雪语)”的诗人品质多么弥足珍贵。这些关乎时间流逝,关乎人间喜乐,关乎生活经验和生命体味的吟咏,常常不由地让人心生美好。而做为“一根能思考的苇草”(帕斯阿尔语),诗人白雪旷达的诠释,已然让我们感知了诗人灵魂羽化的超然,鲜明却从不张扬。 

于是纵使我们还将不厌其烦地沉浮于冗繁的、未可知的生命桎梏之中,纵使我们始终挣扎在一小块一小块被被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分割的窒息的天空之下,依然会抱有一声评弹、一线蔚蓝与澄明。也许“我的手指习惯于在炭中取火”(《渊》),也许“总有些事情很难把握。/梨子表面,/是一些树荫和斑点”(《银子样的水还在闪》),但当“一条缺水的鱼/一直都不停的喝水/不停的喝水/水会疗伤,可平息深深的寂寥/等水高高淹过堤坝”(《空旷》)的时候,生命的渺小与内心的强大无比欣喜地打开文本,我们就能在文本中音符的流逝与诞生中不断地体味生命乐章的鲜美润泽。 

“用最可能的简单去完成令人望而生畏的复杂。(诗人左岸语)”也许所有生活的繁复和情感的起伏早已融入诗人白雪日久弥新的低吟浅唱之中。一个春天的午后这样的乐音可以被风生水起的浪潮忽略,被奔跑的风忽略,却惟独与一颗心惺惺相惜,正如诗人白雪在她的短诗《我听见了水的天籁之音》中所唱的那样

一场雪后,/我听见了水的天籁之音。——”

 

 

全文转自:藤儿青青的博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