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里的火焰
--徐红诗歌评读
梁积林
在网络和很多刊物上一次次地读到徐红的诗歌,恰如置于山间、草地,一间木屋的木门被微风推拉着吱咛吱咛地响着。挂云的山岫,“无我,忘我。我在”,“澄明的时刻”飞过“一只斑鸠”。
诗歌可以是一次情感的仲裁,或者一次事件的情感性仲裁。且具有自身的权威性,她总是以一种冷峻和纯粹无私的方式认知着,她可以使“一只笨乌鸦”“呆着就让它呆着”;也可以使“一个水一样的女子”“发光”“携带着一筐火焰”;她可以使内心的“火焰,留在寂寞之水里”,“然后慢慢返青”;也可以使身体的杯子里溢出“细小的尖叫”的“幸福”……当然,这也取决于女诗人徐红对情感的励炼以及多方位的探究而返朴于自己的聪明和灵动所决定的。
徐红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意境的深远淡化;淡化到模糊乃至陌生的让人迷茫时而后蓦然回首,回味无穷。她的许多诗画面感都特别强。她到过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西地,把她感受到的深入、浸透,然后呈现出来“沐浴我们的纯洁我已经等了很久”这样与西域场景可靠地相互依存的一种信赖关系。
我只想离开这些水,
离开这岸,
离开我自己。
这些河滩的石头一动不动。
这些山谷很幽深。
七月,这些草,这些水绿得耀眼,
它们几乎融化了我体内的全部积雪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是在徐红的博客上,对于我这个一向阅读苛刻的人来说,一下被诗中的新颖和逾越所吸引。不难看出,徐红观察世界和转换的能力,在当下诗坛诸多意像的类同和语言的相互摹仿中,徐红在实践着属于自我的一种实验和超越,以至于“这些水绿得耀眼,它们几乎融化了我体内的全部积雪”。她在保持冷静的时候,又能大胆地臆造心灵的对应,敢于把水火不相容的一束“火焰,留在寂寞之水里”。她可以把大家共视的一个词语或者一点点情分经过她自身的诗歌素养的灵巧打掂,使人大吃一惊,而她自己甚至诡疑而俏皮的一笑“把自己溶解掉”,“天黑了。除了你,它们都找不到我”。不管徐红原初写这首诗中“你”的所指,我在这里宁愿说成是对她诗歌通透了的阅读者……我们甚至看到了她“躲在云层里的羞涩”。尽管女诗人徐红温润地掌控着诗句的每一点轻重,但有时她也会拗不过诗歌中蕴藏力量的冲突而情感压抑的瞬间会不由自主地“沦陷”于说不出的“心碎”。——对,也许这就是表达力的又一次驱使。
“它割伤了我的手指。”
嘘,要小声一点。
要轻一点。要轻拿轻放。
在徐红的诗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无时不在的呵护,其固有的魅力在于她对每个词语的“轻拿轻放”,温存地吹上一口清气,用心灵擦拭。
沉默的力量可以抵消强大的喧嚣。嘘,要小声一点。小心惊醒徐红诗歌里水中的火焰。
2008-4-18
梁积林简介:梁积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多部。获《诗刊》优秀诗集奖、《飞天》十年文学奖、甘肃省政府、敦煌文艺奖、甘肃省、黄河文学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参加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诗作入选数十种选本。现居甘肃。
文章转自:梁积林博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