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AOBA1微语选(1——9)

(2012-02-16 14:18:03)
标签:

股票

分类: 经典

LAOBA1微语选(1——9)

 

 

看盘是自我折磨的最好方法之一。如果拥有了坚定的长期投资理念,你就根本没有兴趣看盘。如果你还没有坚定的心,那就尝试着转移注意力(例如专心其他工作,去运动,去逛街)。


投资就是一个不断选择概率和风险的过程。选择次数越多,机会的成功概率越低,长期绩效越差。减少选择的次数,每次都只选择大概率的机会,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优良的投资绩效。

 

投资是最容易重复犯错的地方,人性的弱点就象如影随形的魔鬼,只要稍不留神便会出来狠咬你一口。很多人一辈子都犯着同样的错误,直到离开这个市场,最后却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如果希望职业投资,首先要有一套稳定的盈利策略,而且要经过五年以上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然后投入的资金必须是闲钱,并有足够的余钱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应急之用。

 

投资是最轻松、快乐的职业,投资也是最困难、痛苦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

 

投资是很奇特的一个领域,今天还在唠叨的原则,可能明天就会违反,没有清晰的思维和偏执的性格,很难坚持,每时每刻都要检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千万不要为股价设计路线图,股票的实际运行轨迹往往出人意料,即使你猜中几回,错误的一两次可能足以让你把肠子都悔青,常干这种事情只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投资者能做的只有老老实实地按照原则操作,其他的就交给市场吧。

 

牛市产生大量的长期价值投资者,熊市则相反。几年来亲眼目睹了身边很多朋友和网友,从最初的满腔热血、雄心壮志,渐渐被市场折磨得垂头丧气,有的重新回到技术分析,有的做起波段操作,有的则干脆离开了市场,不由感叹长期投资学习比较简单,实践真的不容易,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真的永远只是一小撮。


很多时候卖出优质股票后股价的确下跌了,但我看到最多的仍然是买不回来,要么在股价低位时贪婪地等待更低的位置,或者对下跌恐惧而不敢买入,要么在等待途中忍不住买入了其他股票。

 

都知道要买便宜货,什么样的价格才算便宜,这种便宜是否容易被判定,便宜维持的时间,同样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更便宜还是会突然变成贵,同样重要。

 

以我的标准,投资中迂腐保守、没有创新精神、画地为牢都是一种美德。

 

投资的每一次决策都要设想最坏的情况,扪心自问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自己能否承受,如果不能,即使发生概率极低,也不能去做。

 

01-05年持有任何股票,如果坚持到07年,大部分都不但能解套,而且获得不错的收益。当然不是说任何时候任何股票都可以买,而是从侧面说明了忍功的威力,特别是对低价格的好企业。

 

06-07年人民币升值仿佛成为股票市场涨升的最大理由,这两年人民币继续攀升,市场却持续低迷。08年投资者对大小非的恐惧达到了极致,后来恐怕基本没人记得这回事了。很多无容置疑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宏观理由最后都变成了纸老虎,唯一确定的推动力来自于价值与价格之差。

 

熊市基本上买什么跌什么,但觉得估值够低的,还是要买,套上一年半载很正常。08年即使2000多点买入优质股票,后来也赚翻了,很多避开1664点的人却可能被迫在3000点上追高或者完全踏空。

 

每一次牛市前都要经历长期的熊市折磨,如果老想躲过熊市,也很可能错过牛市。熊市可能让账面出现20%的波动,但牛市带来的往往是数倍的收益,这才是决定长期收益率的关键。

 

经济好的时候担心通货膨胀和调控,通胀下来了担心经济转坏和企业盈利下滑,经济学家们总有担心不完的事情,看宏观可能大部分时间都不用投资了。

 

90%的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没有正确的方法。剩下的也有90%的人在说一套,做一套,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少之又少,只有不停反省,才可能成为最后的1%。

 

对于长期持股,卖出前任何时候的涨和跌都没有任何意义,涨了不必高兴,跌了不必悲伤,你最后得到的只与卖价相关。

 

2008年的次贷危机被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渲染成史无前例、无药可救,未来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四年后的今天,道琼斯指数已经逼近历史新高,与危机最低点比有差不多一倍的涨幅。任何经济危机都是纸老虎,投资大部分时候比的是耐心,几年时间回首,一切都会变得很淡然。

 

如果看不到远方的目标,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信心可能会崩溃。未来几年市场重新繁荣时很多优质企业有数倍的空间。如彼得林奇所言: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