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强劲电子信息公司净利增长近八成
(2010-08-14 14:14:45)
标签:
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电子器件股票 |
分类: 资料 |
来源: 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 2010年08月06日 05:20
作者: 颜金成
随着经济转型的呼声日渐高涨,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愈发受到关注。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已经公布半年报的49家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21.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8成。
已经公布2010年中期报告的49家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中,34家公司属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主要是由于多数电子信息类公司规模较小。即使是中期盈利排名前三位的公司,净利润也不超过2亿元。排名前三的中天科技、华工科技、神州泰岳分别盈利1.96亿元、1.75亿元和1.5亿元。
同时,正是由于规模小,这些公司总体成长空间较大。统计显示,49家公司2010年中期共实现营业收入186.12亿元,相对2009年中期的138.79亿元,增长了34个百分点;49家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21.84亿元,同比增长78%。
就单个公司来看,有9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中,士兰微同比增长602%,中期净利润为1.19亿元。士兰微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在电子信息行业极具代表性。首先,得益于全球行业回暖带来的主营业务大幅度增长;其次,在技术革新、管理效能提高的背景下,公司产量上升成本降低。其他几家净利润增幅较大的公司有顺络电子、卓翼科技、华天科技、永鼎股份和远光软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9家公司中,有32家公司持股集中度出现了上升。其中,三泰电子的单个股东持股平均数从一季度的6127.63股增长到中报的1.19万股,环比增长93%。永鼎股份、科大讯飞、远光软件的单个股东持股平均数环比增长也位列前茅,而远光软件和永鼎股份也是中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公司。而几家持股集中度下滑的公司,2010年中报则业绩平平。
复苏强劲 电子元器件市场遭遇缺货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0-06-04
本报讯昨日《国际电子商情》发布的最新“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的电子元器件销售收入达到9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电子元器件市场。接受调查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普遍预计今年中国的电子元器件销售额将继续增长23%,部分乐观的分销商甚至预计今年将增长50%。
《国际电子商情》产业分析师余敏向记者表示,分销商的乐观来自于中国强劲增长的电子产品消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今年中国电子产业的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消费性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伴随着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电子制造商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大增。
调查显示,包括中兴、华为等在内约60%的电子制造商均已经表示今年将增加元器件的采购量。2010年中国本土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额预计将达到800亿美元,对元器件的需求额将达到980亿美元。不过,强劲复苏的中国电子产业目前遇到了新的问题——缺货。昨日,《国际电子商情》杂志副出版人陈建源甚至连用几个“严重缺货”来描述当前电子元器件市场的形势。据他介绍,由于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国际上游厂商没有预料到中国市场复苏的势头如此强劲,复产的速度不够快,造成了中国市场严重供应不足。这一方面导致中国市场上的元器件价格出现普遍上涨,部分产品甚至出现暴涨;另一方面,元器件分销商的交货周期也不得不由2009年的31天延长至目前的41天。
余敏认为,由于上游厂商的产能不会迅速扩大,强劲增长的中国电子元器件市场未来两年可能仍将面临供求不平衡的状况。这对众多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商来说将是一个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