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世博中国馆展出世界青铜之冠秦陵一号铜车马揭密

(2010-06-02 10:46:46)
标签:

篷盖

中国馆

秦陵

伞盖

铜马车

文茵

秦始皇陵

世界杯

世博会

房价

文化

分类: 旅游摄影--图文影像

实拍:世博中国馆展出世界青铜之冠秦陵一号铜车马揭密

摄影/王文茂

 

    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的中国国宝——秦俑馆一号铜车马,昨天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举行揭幕仪式,替换之前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在中国馆“国之瑰宝”展区展出,并将持续展示到世博会结束。铜马车曾经尘封地下2000年,破损锈蚀严重,残片多达3000多片。30年前,在陕西临潼出土了两乘“秦陵彩绘铜车马”。这两件珍贵的秦代青铜器,如真车马一半大小,因造型精妙绝伦、工艺高超复杂,被誉为“青铜之冠”。

 

http://s6/middle/4a3fb523t8803ad318575&690    陕西省博物馆的秦俑馆铜车马共两乘,此次借给中国馆展出的一号铜车。 一号铜车马铸件,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

http://s13/middle/4a3fb523t8803ad7dc7bc&690   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美的软垫。 

http://s2/middle/4a3fb523t8803aeb64b31&690

    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 

http://s16/middle/4a3fb523t8803bd5f388f&690

    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