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年薪有贪污之嫌
3月31日《法制日报》消息,1055位车主联名向保监会递交了一份请求,质疑交强险过多地分摊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并请求保监会对中国平安高管的千万年薪进行调查。消息显示,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年薪6616万元,还有7位高管年薪过千万。
4月8日《21世纪经济导报》消息,年薪冠军并不仅仅是中国平安,中国银行业高管的整体年薪才是真正的冠军。其中某商业银行董事长年薪2285万,其2006年的年薪是995万,涨幅130%。据称,有一家银行,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靠后,高管的年薪却拿到了600万。
银行业的高年薪,是因为高绩效?
并非如此,据悉,上面提到的商业银行“高薪冠军”,经营业绩在整个商业银行中,业绩并不是最好的,2007年税后净利润仅为26亿元,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几乎是最少的。
这笔账太容易算了,26亿利润,董事长一个人,就拿去了2285万,占2.69%。
如此高的年薪,是因为此人的经营能力超卓?是因为此人的贡献巨大?还是因为此人是经营管理天才?显然都不是。迄今为止,似乎国内还没有哪一家银行开展日常业务不需要排队。随着文革结束,国内的排队奇观,消声隐形了多年,近些年在各银行业重现,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仅此一点,便可见银行业的管理状况如何,如此管理能力,人们不禁要问:这就是银行高管们所显示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如此能力和水平,大概不需要高管们耗费哪怕一个脑细胞吧。也不需要他们拥有留洋博士的高学历或者什么B什么A之类的入炉再造工程吧?仅仅吃喝玩乐谁不会?找个农民当董事长,恐怕也能将队排好。
据悉,银行或者金融业高管拿多少年薪,并没有统一的游戏规则,一切都是由董事会定的。问题的根本在于,董事会到底是谁在幕后操盘?恰恰是董事长本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样的董事会,既不对股份持有人负责,也不对其股权负责,而是对个人的薪酬负责。
可见,这不是游戏规则,而是为我所用的权力法则。
当然,也有人说,之所以确定如此高薪,是担心人才流失。
这种说法,就更加滑天下之大稽了。在一个整体需要排队、坏账烂账一大堆的行业里,如果说这些高管是这个行业硕果仅存的人才的话,那只能说明一点,这个行业正在闹人才荒,有关管理层应该向其他行业诸如城管业、环保业、或者其他可以不排队的行业紧急调配人才。
其实,高薪的背后,最值得探讨的,不是这些高管拿了多少钱,而是这些钱,到底该属于谁。
如果这些高管拿的是股份分红,自然无话可说。资本游戏规则,便是投资并且获取回报。人家投入了数亿乃至数十亿,获取几千万的回报,确实不能算是高收益,甚至可以说为国家人民做了巨大利益贡献。
但是,这些高管显然不是公司的大股东,而是代国家股、法人股管理股权。一个再明白不过的事实是,这份薪酬,是股权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管理者应得的薪酬,其中一大部分,就应该是国家的或者企业法人的,而不是高管自己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某些高管,其实是将国家的钱纳入了个人的口袋,有贪污之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