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是怎样学会用“的地得”的

(2007-09-02 13:14:45)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编辑业务
俺是怎样学会用“的地得”的
    普通话中,“的地得”中的“地”和“得”是多音字。除了在“的地得”用法中读同一“的”音之外,“地”还读“土地”的“地”,同样,“得”字的另一个读音,是得到的“得”。
    实际上,三个字之所以将人弄糊涂,正在读音同一上面。话说回来,如果另外两个字,读多音字的另外一个音,结果如何?读音的细微变化,显示了用字的不同。读“的”的时候,因为是个轻声,重点,就落到了“的”字后面的词上。如果读“地”,是第四声,重音,重点就在“地”字前面那个音,相反,“地”重音之后,紧接着那个词,轻了下来,不那么重要了。
    有趣的是,我的母语发音,三个字没有半点相似。“的”字,在我的母语发音中读“DI”,是一个轻声字。这一轻声,便将声音的重点突出了。“地”字,读“TAI”的平声,是一个重音。比如“快乐的生活”,“的”字读轻声,“快乐”就可以忽略,突出的是后面的“生活”,“的”字前面的形容词,仅仅说明生活的状态,可有可无。而“快乐地生活”,读音是土地的“地”,不是轻声字。这一重,就突出了重点,重点是“地”前面的快乐。虽然也是说明生活的状态,但重点在前。“快乐得生活”,读音是得意的“得”,这个得,带有一点点得到的意思。因此,上意可理解为“快乐地得到生活”,或者理解为“因快乐才有生活”。显然,如果此句的语意并非如此,那么,“快乐得生活”,肯定是用错了。
    这个例子,实际很好地说明了“的地得”的用法。
    比如“得”字的用法,因为有得到的延伸意义在内,因此,凡是用“得”的时候,实际可以用“因……才”这样的句式进行检验,如果是通顺的,那么,得字的用法就对了,检验不通,得字的用法就错了。
    例1:快乐得蹦了起来。
    检验:因快乐才会蹦起来。
    例2:打得落花流水。
    检验:因被打才落花流水。
    例3:他的诗写得好。
    检验:因写才好。
    例4:幸福的生活。
    检验:因幸福才生活。不通,显然是用错了。
    例5:频繁地招手。
    检验:因频繁才招手。不通,显然是用错了。
    由此可以看出,得字用法中,有前因后果的意思在内。前后两词,互为因果。前面是动作,后面是程度。
    在这方面,“的”和“地”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的”字前面的词,是对后面词的补充,重点在后面的词。“地”是对前面词的指定和强调,重点在前面的词。
    例1:“得”字的用法。重点在用法,“的”前面的词,仅仅是对用法的界定说明。“得”字地用法,整个句式,重点仍然是用法,而用法不是对前面“得”字的指定和强调,所以,用错了。
    例2:真诚地道歉。重点在道歉的态度,是对道歉的强调,所以要用“地”。“真诚的道歉”,重点在道歉,真诚只是对道歉的补充。这种用法,也是对的。但两个句子,意义略有侧重点的不同。
    例3:艰难地挪动脚步。重点在于强调挪动脚步的艰辛,对挪动脚步这一动作的指定。显然,除了艰难地挪动脚步之外,还可能有轻快地挪动脚步等等。此时,就不能用“艰难的挪动脚步”。因为语意重点在后面,的字并不是对动作的指定。
    例3的情况下,用我上次在《“的、地、得、作、做”的用法》一文中,关于词性排序的方法,比较容易分别。即:
    “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但是,在使用的时候,显然存在例2的情形,即既可以用“的”,也可以用“地”。
     实际使用中,例2的情形存在较为普遍,之所以曾经一度规定“的地得”通用,也恰恰因为这一点。
     编辑第18期稿件的时候,我在一篇文章中大量遇到这种情形。因此,才考虑在此特别写一篇博文。
     家乐有气无力的回答了一声

     家乐懒散的吃着早餐

     爸爸吃惊的看着家乐。

     家乐礼貌的还给对方一个微笑

     家乐头也不回的走了

     拼命的挣扎

     家乐冷漠的看着另一个自己

     如果用我们上面提到的“用前面的词来形容后面的动作”,那么,上面各句中的“的”,全部该用“地”。但是,我们再看看“的”字的用法,即“用前面的词来修饰后面的事物”,也就是说,“的”字的后面,一定要用名词,那么,上面各句,“的”字的用法肯定是错误的,同样应该全部换成“地”。

     但是,上面这些句子,十分特殊。

     “家乐有气无力的回答了一声”。“有气无力”如果修饰的是“回答”,“回答”是动词,那就只能用“地”而不能用“的”。但“一声”显然不是动词而是名词。也就是说,“有气无力”如果修饰的是“声”,那么,“的”字的用法就是对的。因此,严格说来,此句不能完全算是病句。“家乐懒散的吃着早餐”、“爸爸吃惊的看着家乐”、家乐礼貌的还给对方一个微笑”、“家乐冷漠的看着另一个自己”都属于这种情形。

     至于“家乐头也不回的走了”和“拼命的挣扎”,用后面的动词来肯定“的”字用法有误,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如果用我在本文前半部分提到的,“的”和“地”的不同,在于对该词前后两部分哪一部分的强调,那么,有一种情形下,“的”字后面,是可以连接动词的,那就是前面的词可以不对后面的词进行修饰,此句仍然完整的情况下。

     严格说来,上面所举18期的这几个例子,全部应该用“地”而不是用“的”。但即使是用我所说的三字读音不同分辨法,上面几个句子,也一样是可以“的地”通用的。我个人并不赞同在上面各句中用“的”,但就其语意来说,连惯性没有问题,惟一的差别在于语境上略差一些。“的”字修饰的不是紧跟其后的那个动词,而是越过那个动词之后的名词,显然绕了。
     我之所以将这几个句子列出来,特别说一说,无非想说明一个事实,“的地得”的用法虽然有界定,但还要考虑具体的语意、语境。要考虑你这个句子的重点是什么以及阅读的节奏。

    遣词造句,除了词义的准确性之外,还需要考虑语句的节奏,需要统筹内在的旋律感。这就是更高一个层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