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二号首长黄晓阳
二号首长黄晓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260
  • 关注人气:2,0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和赵丽华谁更文学青年?

(2007-01-10 14:50:51)
分类: 杂谭杂意
      首先声明,这个标题是仿韩寒所作,自然也是给语文老师挑错的机会。同时,也必须强调,从语法修辞方面来看,这个标题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进入正题。
      正题的第一件事,我想谈一谈自己曾经当编辑多年的一点感受。
      当编辑最苦恼的一件事,就是给作者改稿。如果仅仅只是个别的句子有词不达意之感,或者理解上有些偏差,或者白描之类的不够位,或者细节不够细,诸多种种,倒也不算一件事,这原本就是编辑的工作。问题在于,更多的时候,编辑们是在干初中语文老师的工作,替作者改病句,改错别字。诸如将混淆的地的得改过来,将多余甚至是蛇足的修饰改过来。这样的修改让编辑苦不堪言,偏偏还不讨好,有些作者为暴跳如雷,认为编辑将他的文稿质量低下了。
      我不是韩寒的编辑,自然不清楚韩寒的文字是怎样经过编辑的手之后出来的。坦率地说,我也没有看过韩寒的文章,不清楚他写了些什么内容。对于韩寒文章的理解,仅仅限于新浪博客首面中,他的那则<公布答案>的博文。
      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两档,今天维修后,问题还是存在,所以基本上一直用1档和3,4档在跑。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领先了第4名一分钟。
       这是博文中公布的那段文字,据说是韩寒“随手写的一个混乱的没有文采可言的记叙”,同时,他也认为:“我个人觉得是没有错的。甚至那个标点符号。只要一个作者高兴,大家看得明白,文章又不是新华社通稿,所有的标点都可以是句号。”
       实际上,对和错,有一个标准问题。
       小孩子刚学说话,将叔叔叫成爸爸,是童趣、童真,大家自然可以理解,也都认为没有错,甚至还会鼓励。上了小学,还将叔叔叫成爸爸,肯定就是错了,但是没有犯罪,肯定不需要判刑。
       同样的道理,小学生学作文,可以作者高兴,大家明白为标准。但如果一个作家以此为标准也是对的,那么,赵丽华说她是超级大诗人就没有错。
       诗是什么?就是分行排列的文字,当然,诗的分行排列要求文字洗炼,要求用词准确生动,仅以这些标准而言,赵丽华的任何一首诗,均比韩寒上面的那段文字精彩。
       可就是赵丽华那堪称精彩的文字,在韩作家面前,却引发了:“诗人死了”的感叹,而韩作家发表那样的文字,后面为什么不特别注明:“作家死了”,反而要言之凿凿地辩解:“我个人深得是没有错的”?
       由此可知,对人对己,韩作家持有双重标准。
       从这个<公布答案>中,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韩作家的那个膨胀的自我,这个自我,大到了油盐不进指鹿为马的程度,这恐怕不仅仅是中国文字的悲哀,也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悲哀。我们的80后如果盛产这样的自我膨胀,那么,未来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鲁迅先生早就为棒煞和捧煞发来过感叹,至今余音未尽。
       但愿我们的吹鼓手们深思,别再在我们的天空制造更多膨胀并且色彩绚丽的云。我们的天空,还是干净纯洁更好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