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维认知(一百二十一)

(2025-01-26 19:02:22)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维认知
每天都要确认:今天比昨天好。只有把自己变好,周围的事才会变好。幸福感的一个来源,把家弄得干净整齐,做不到干净,整齐也行,整齐就是归类放好。懒人不喜欢打扫,只需用一块抹布把家具上的灰擦一下,已是不一样的世界。

很多人说养孩子难,不愿意付出。可是有父母养育我们的经历在前,我们流汗流泪千难万难,也会养育孩子,培养孩子,毫不会犹豫,这就是生命的传承,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必须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童年,无愧于亲情。

你对别人好,别人也对你好,那别人就至少是中等以上的人。
你对别人好,别人觉得有机可乘,赶紧占便宜,那这别人就是下等人。
至于那些为难别人,害人的,一言不合就凶相毕露的,可谓下下等人。
看着过去熟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变得陌生起来。孤僻、狭隘、古怪。

我们人类从生下来,就带有两方面的天性,一种是动物性,“为私”的倾向,这是世俗的一面,动物性让我们去争夺,为了生存,要保护自己,多考虑自己个体,争取资源。

另外一方面,我们的天性里,还有神圣的一面,就是社会性的一面,“为公”的倾向,为了团结,要顾及他人,利他,和善,慈悲。

这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我们进化来的。

有了它,人类才能团结进步,它也是我们遗传的天性之一。

但是,动物性显然是强大的。

所以,我们后天的教育,多数是讲后者。

让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爱。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团结成一体,才有部族、城邦,能成千上万人聚集在一起的。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人能群”。

在古代,甚至整个教育过程,都是在讲这个内容,让大家互相关爱的。

所以,后天教育的多少,对人性中动物性的遏制有多少,是很重要的。

而我觉得,随着身体的衰老,正气的不足,部分老人,后天习得的内容,会逐渐褪色。

所以,如果修养不够,那么,越到老年,越容易表现出动物性的一面,喜欢争得,沟通能力降低。

比如,有的老人到老了以后,变得特别的“倔”,这就是沟通能力,共情能力下降的结果,而这些都是“为公”的那部分知识,多数是后天习得的。

有的老人,整天劳费心思算计,怕别人拿了自己的东西,这是“为私”的动物性的一面。

为何与保姆冲突较多呢?

因为保姆是进入自己“领地”的人,这也是一种动物性的反映。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了,当老人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怀着慈悲的心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要知道这是正气明显不足了,后天习得的知识已经无法保留,要清除掉了。

此时,你看着一个老人,会想,他(她)的身上,神的光辉在褪去,动物性慢慢暴露了出来,然后,可能最终就要消失了。

如果这么来看,心中会少一些气愤,而多了一些不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