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维认知(一百一十八)

(2025-01-22 14:13:22)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维认知
如果你身体不好,事业不顺,别人问你的时候,你永远只需要回答;挺好。

不要去讲那些病痛,更不要抱怨你的遭遇。

如果你去诉苦、抱怨,去寻求安慰,你就是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需要被呵护,需要被同情,进而免疫力就会下降,身体功能就会紊乱。

嘴有多毒,命有多苦,绝非危言耸听。所以只需要告诉身边人:我身体很好,胃口很好,心情很好,事业很好,什么都好。

哪怕目前这些都不好,只要你不停的这样说,你就会真的好起来,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而你的心念可以左右这些变化,所谓借假修真就是不停的引导自己到自己身临其境、信假为真,然后你会发现,它就真的真了。

为什么老人变的失去自理能力了就很讨厌,小孩就很可爱,没人会感觉到不耐烦,因为老人已经没有妈妈了

不是没有妈妈了,是对老人的照顾得不到结果,因为再照顾老人的身体也会越来越差,而人们对孩子的照顾是可以看到希望的,孩子是会长大的,人的本性里会选择有回报和好的结果的事情去做,这样的事做起来更有动力罢了
这是自然选择刻在基因的天性。因为注定上一辈总有一天会老去,而有了下一代才能在父母离去以后有动力生活,向下流动的爱也许正是为了保证人能不断繁衍生息吧

这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存法则罢了,人骨子里不能违抗天性,

不要觉得不带孩子出门旅游而对不起他,他长大后出去旅游也不会带你,儿女和父母的关系好像就是如此,最亲的永远是陪伴一生的爱人,对儿女莫要太强求。

小孩儿的一切都是新的可爱的,老人的一切都是旧的麻烦的
人会更爱自己付出的多的对象。

亲情都是向下的……所以我们也要做好以后孩子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在乎他们一样在乎我们的准备……
不用等到年老,可能很快就会了,我们只是孩子来到世界的一个载体而已。

成年人如果不自爱,你去操心最后只是自己上火,再大的耐心也会消耗完。

亲情的方向是向下的,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明白,以前以为孝道是子女对父母,其实是父母对子女。

人往下爱才是人生正常的流动。

有一种表达方式,习惯把重点放在自己受了多少罪、多少苦,以此来讨取爱和回报。

但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会不自觉地变成对苦难的炫耀,变成一场沉浸于伟大感的自恋,饱含着隐性攻击和被动索取,非但难以起到增进感情的效果,反而会激发对方的压力和愧疚,甚至是厌恶和憎恨。

真想要激发爱,就多多表达开心、表达轻松、表达想念、表达感激,看见和理解、关心和安慰……实在不会说,其实一个拥抱也是好的。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一个人自身拥有的东西越多,向他人索取的就会越少。
无论我们身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内在的东西是真正的,并且唯一持久的幸福来源。

哭的最响或者叫的最凶的,有时候并不是真正最关心病人的。医生在医院见过太多人情冷暖,孝顺往往在于更多细节里。

我外婆去世的时候,我舅妈哭的最惨,大吼大叫,就没见掉眼泪,我外婆在世时候也没见她多孝顺,假透了,我妈和我小姨都是默默哭泣。

往往排队买药,陪着化验,端茶送饭的人不会哭也不会闹。悉心照顾还是走了,她会没缓过来劲,等办完了丧事回到家才真的意识到人走了,崩溃大哭。


全世界最长寿的老人把她的长寿归因于“秩序、宁静、与家人和朋友的良好联系、与大自然的接触、情绪稳定、没有担忧、没有遗憾、非常积极、远离有毒的人”。

是不是高认知,有一个非常精确的衡量标准:如果你脑袋中想的是对的,那么你口袋里一定有你想要的钱,如果没有,那代表你脑袋中的东西是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