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聊宋代那些文坛牛人们的元宵节

(2015-03-05 11:08:29)

http://img3.douban.com/view/photo/photo/public/p986559304.jpg
一时找不到宋人关于元宵节的绘画作品,顺手拿一张明人的《上元灯彩图》充数吧……

 

    宋朝的文人们获得了空前宽松的政治环境,同时两宋的城市经济发展让元宵节颇受重视,北宋元宵夜的灯“亮”到什么程度?北宋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老师曾情不自禁地赋诗猛吹:“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如果说王安石描写的过于夸张,那么北宋另一位大名人欧阳修写的《醉翁谈录》,会让人不由得为北宋元宵节的灯市着迷。“东京的东华门外自正月初即有卖灯的市场,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心灵手巧的制灯人,还将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等巧妙运用,把灯制造成牡丹、莲荷、曼陀罗等花卉形状……”在记录灯品灯组时,他又写到,“采山左右,以采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护城河上组成了“灯桥”,在闹市区上空悬彩索,悬灯于上的“过街灯”、数十丈的“灯竿”,“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如飞仙”。在放灯的同时,每个街巷口皆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整个东京城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荡,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川流不息……”因此,描述元宵节的诗词自然也多了起来。甚至连皇上也不能免俗,如赵佶就有记叙元宵节胜景的诗词。随手摘录一些:

 

倾杯乐
柳永

禁漏花深,绣工日永,蕙风布暖。
变韶景、都门十二,元宵三五,银蟾光满。
连云复道凌飞观。
耸皇居丽,嘉气瑞烟葱蒨。
翠华宵幸,是处层城阆苑。
龙凤烛、交光星汉。
对咫尺鳌山开羽扇。
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
向晓色、都人未散。
盈万井、山呼鳌抃。
愿岁岁,天仗里、长瞻凤辇。


归去来
柳永

初过元宵三五。
慵困春情绪。
灯月阑珊嬉游处。
游人尽、厌欢聚。
凭仗如花女。
持杯谢、酒朋诗侣。
馀酲更不禁香醑。
歌筵罢、且归去。


木兰花令
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
何况公庭民讼少。
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
促席雍容陪语笑。
坐中有客醉多情,不惜玉山拼醉倒。


醉蓬莱
赵磻老

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再登元老。
山色溪声,与春风齐到。
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
鹊噪晴空,灯迎诞节,槐堂欢笑。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璧月流光,雪消寒峭。
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
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
玉烛调新,彩眉常喜,寰瀛春晓。

 

忆秦娥
张孝祥

元宵节。
凤楼相对鳌山结。
鳌山结。
香尘随步,柳梢微月。
多情又把珠帘揭。
游人不放笙歌歇。
笙歌歇。
晓烟轻散,帝城宫阕。

 


金人捧露盘
晁端礼

天锡禹圭尧瑞,君王受厘,未央宫殿。
三五庆元宵,扫春寒、花外蕙风轻扇。
龙阙前瞻,凤楼背耸,中有鳌峰见。
渐紫宙、星河晚。
放桂华浮动,金莲开遍。
御帘卷。
须臾万乐喧天,群仙扶辇。
云间,都人望天表,正仙葩竞插,异香飘散。
春宵苦长短。
指花阴,愁听漏传银箭。
京国繁华,太平盛事,野老何因见。
但时效华封祝,愿岁岁闻道,金舆游宴。
暗魂断。
天涯望极长安远。

晁端礼(1046-1113)字次膺。其先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家彭门(今江苏徐州)。熙宁六年(1073)进士。两为县令,忤上官,坐废。政和三年(1113)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有 《闲适集》,不传。今传《闲斋琴趣外篇》(端礼作元礼)六卷。


御街行
晁端礼

柳条弄色梅飘粉。
还是元宵近。
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
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如今对酒翻成恨。
春瘦罗衣褪。
王孙何处草萋萋,辜负小欢幽兴。
谁知此际,有人灯下,偷把归期问。

 

鹧鸪天
晁端礼

阆苑瑶台路暗通。
皇州佳气正葱葱。
半天楼殿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
车流水,马游龙。
万家行乐醉醒中。
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洞仙歌
晁补之

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
驿送江南数千里。
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亲赠我,绿桔黄柑怎比。
双亲云水外,游子空怀,惆怅无人可归遗。
报周郎、须念我,物少情多,春酒醉,独胜甜桃醋李。
况灯火楼台近元宵,似不减年时,袖中香味。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二年(1079)举进 士。元祐初以试太学正召试,除秘书省正 字,迁校书郎,以秘书阁校理通判扬判。绍圣末,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朝,召拜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苏门四学士”之一。文章温润典缛,亦工诗词。词学东坡,豪爽中有沉郁之致。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瑶台月
张继先

天开景运。
记建武中兴,炎刘重盛。
明良际会,八表风调雨顺。
任一时、岳降生申,正千载、河清诞圣。
祥云拥,流霞映。
飞仙拱,魁星炯。
佳应是、师真毓瑞,人天交庆。
蘅薇香满元宵景。
耀天目、神光如镜。
见龙章凤质,降伏群魔归正。
禀玄元、立教开先,悟至道、心空神领。
昌元嗣,明真镜。
同无有,怡清净。
绵永度,三途六道,神仙同证。

 

 

江城子
王庭珪

夜郎江上看元宵。
斗回杓。
雪初消。
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
哄得满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此时回首忆行朝。
太平楼。
倚层宵。
红蜡光中,买酒听吹箫。
且就天涯聊一醉,歌一曲,望京谣。

 

朝中措
朱敦儒

元宵初过少吹弹。
楼角彩灯残。
踏雪闲寻深院,携壶试觅幽欢。
麻姑暂语,文君未寝,五老双鸾。
要共梅花同晓,薄罗不奈春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今 属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三年(1133),补右迪功郎。五年(1135),赐同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擢兵部郎中,迁两浙东堤点刑狱。秦桧当国时,除鸿胪少卿。桧死,亦废。晚居嘉禾。有《岩壑老人诗文》一卷,不传。又有词集《樵歌》三卷。词风豪放旷达,语言清畅,多写隐逸生活。南渡后,间有感喟国事之作。

 


好事近
朱敦儒

春雨挠元宵,花绽柳眠无力。
风峭画堂帘幕,卷金泥红湿。
王孙开宴聚娇饶,越山洗愁碧。
休说凤凰城里,少年时踪迹。

 

如梦令
朱敦儒

好笑山翁年纪。
不觉七十有四。
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
欢会。
欢会。
坐上人人千岁。

 

蝶恋花
魏了翁

又见王正班玉瑞。
霁月光风,恰与元宵际。
横玉一声天似水。
阳春到处皆生意。
十载奔驰今我里。
昔□元非,未信今皆是。
风月惺惺人自醉。
却将醉眼看荣悴。

满庭芳
赵佶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
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
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
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采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
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
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
从兹庆,都俞庚载,千岁乐昌辰。

 

赵佶:(1082-1135) 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时封端王。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贯等人主持国政,穷奢极欲,兴建苑囿宫观,滥增捐税,以致国政日堕,河北、两浙等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擅。书法方面自创“瘦金体”。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金莲绕凤楼
赵佶

绛烛朱笼相随映。
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
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景。
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乘春兴。
搴珠帘、望尧瞻舜。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五福降中天
江致和

喜元宵三五,纵马御柳沟东。
斜日映珠帘,瞥见芳容。
秋水娇横俊眼,腻雪轻铺素胸。
爱把菱花,笑匀粉面露春葱。
徘徊步懒,奈一点、灵犀未通。
怅望七香车去,慢辗春风。
云情雨态,愿暂入阳台梦中。
路隔烟霞,甚时还许到蓬宫。

 

 

撒金钱
袁綯

频瞻礼。
喜升平、又逢元宵佳致。
鳌山高耸翠。
对端门、珠玑交制。
似嫦娥降仙宫,乍临凡世。
恩露匀施,凭御栏、圣颜垂视。
撒金钱,乱抛坠。
万姓推抢没理会。
告官里。
这失仪、且与免罪。

 

沁园春
吕渭老

复把元宵,等闲过了,算来告谁。
整二年三岁,尊前笑处,知他陪了,多少歌诗。
岂信如今,不成些事,还是无聊空皱眉。
争知道,冤家误我,日许多时。
心儿。
转更痴迷。
又疑道、清明得共伊。
但自家晚夜,多方遣免,不须烦恼,雨月为期。
用破身心,博些欢爱,有后不成人便知。
从来是,这风流伴侣,有分双飞。

吕渭老,一作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间,以诗名。词风婉媚深窈。有《圣求词》。

 

蓦山溪
吕渭老

元宵灯火。
月淡游人可。
携手步长廊,又说道、倾心向我。
归来一梦,整整十年馀,人似旧,去无因,牵惹情怀破。
章台杨柳,闻道无关锁。
行客挽长条,悄不似、当初些个。
而今休也,摇落任东风,但恣意,尽留情,我也知无那。

祝英台·祝英台近
吕渭老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
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
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
甚无据。
谁信一霎是春,惊声留不住。
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
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生查子
吕渭老

双鬟绿发齐,多笑蔫红落。
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
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
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屈指算来,《全宋词》中随便找到几十首,不是什么难事儿,不过新浪长微博的容量有限,先摘录到这儿吧,呵呵。

 

选自学苑出版社出版之《全宋词评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