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北京会被拼为Peking

(2014-06-26 16:37:02)
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我国官方的地名和一些专有名称的翻译逐渐统一使用汉语拼音,但是不少人注意到到,一些著名机构与历史悠久的学府的拼音却十分奇怪,如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这是因为,它们是用威妥玛拼音为基础、依地区方言及古代发音修改而成的邮政式拼音拼写的。


为何北京会被拼为Peking  为何北京会被拼为Peking


威妥玛拼音习惯称作威妥玛拼法或威玛式拼音、威氏拼音、韦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用于拼写中文普通话的罗马拼音系统。此系统威妥玛拼音是19世纪中叶时英国剑桥大学首位中文讲师威妥玛在中国期间所创造的、以拉丁字母拼写拼读汉字的方法。威妥玛并在1867年以英文出版了第一本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随后在1912年,由英国派遣至中国的外交官翟理斯完成了此系统的修订。

威妥玛拼音系统为20世纪中文主要的音译系统。1979年以前,威妥玛拼音广泛运用于英文标准参考资料与所有有关中国的书籍当中[。尽管至今为止,绝大多数的威妥玛拼音应用都已被汉语拼音所取代,还是仍有部份区域(如台湾省县级以上的地名)以威妥玛拼音拼写。除此之外,许多过去已广泛使用并成为英文外来语的华语词汇,仍以威妥玛拼音的方式出现,例如:功夫(Kungfu)、太极(Taichi)、道教(Taoism)、易经(I Ching)、清明节(Chingming Festival)、宫保鸡丁(Kungpao Chicken)等。目前台湾省县市名称大多数维持威妥玛拼音,如台北(Taipei)、台中(Taichung)与高雄(Kaohsiung)等已成惯例的译名。于2010年12月25日由台北县升格的新北市则译为“New Taipei City”,这是首次采用英语(New)与威妥玛拼音(Taipei)组合的半意译县市名称。

拼音字母

声母

双唇音 唇齿音 齿龈音 卷舌音 龈颚音 软颚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浊音 清音 清音
鼻音 m [m]
ㄇ m
n [n]
ㄋ n
塞音 不送气 p [p]
ㄅ b
t [t]
ㄉ d
k [k]
ㄍ g
送气 p' [pʰ]
ㄆ p
t' [tʰ]
ㄊ t
k' [kʰ]
ㄎ k
塞擦音 不送气 ts [ʦ]
ㄗ z
ch [ʈʂ]
ㄓ zh
chi [ʨ]
ㄐ j
送气 ts' [ʦʰ]
ㄘ c
ch' [ʈʂʰ]
ㄔ ch
ch'i [ʨʰ]
ㄑ q
擦音 f [f]
ㄈ f
s [s]
ㄙ s
sh [ʂ]
ㄕ sh
j [ʐ]
ㄖ r
hsi [ɕ]
ㄒ x
h [x]
ㄏ h
边音 l [l]
ㄌ l
  • ts [ʦ](ㄗ)、ts' [ʦʰ](ㄘ)、s [s](ㄙ)与空韵[◌͡ɯ])拼写成音节时写作tzu [ʦ͡ɯ]、tz'u [ʦ͡ʰɯ]、szu/ssu [s͡ɯ](旧式拼法用û拼写,部分文献使用ŭ)。
  • ch [ʈʂ](ㄓ)、ch' [ʈʂʰ](ㄔ)、sh [ʂ](ㄕ)、j [ʐ](ㄖ)与空韵[◌͡ɨ])拼写成音节时写作chih[ʈʂ͡ɨ]、ch'ih[ʈʂ͡ʰɨ]、shih[ʂ͡ɨ]、jih[ʐ͡ɨ]
  • 翟理斯的字典中以左单引号(ʻ,倒转逗号)表示送气,1950年代起汉学的学术文献中改用右单引号(ʼ),网络上常用ASCII编码的撇号(')表示。

韵母

基本元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后元音
不圆唇 圆唇 舌尖 卷舌 不圆唇 圆唇
闭元音 i [i]
ㄧ i
ü [y]
ㄩ ü
u [ ͡ɯ]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b/U+312D.svg/15px-U+312D.svg.png -i
ih [ ͡ɨ]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b/U+312D.svg/15px-U+312D.svg.png -i
u [u]
ㄨ u
中元音 eh [ɛ]
ㄝ ê
êrh [ɑɻ]
ㄦ er
ê/o [ɤ]
ㄜ e
o [ɔ]
ㄛ o
开元音 a [ä]
ㄚ a
复合韵母
威妥玛拼音 ai ei ao ou an ên ang êng
国际音标 [aɪ] [eɪ] [ɑʊ] [ɤʊ] [än] [ən] [ɑŋ] [ɤŋ]
注音符号
威妥玛拼音 ia
ya
ieh
yeh
iao
yao
iu
yu
ien
yen
in
yin
iang
yang
ing
ying
国际音标 [iä] [iɛ] [iɑʊ] [iɤʊ] [iɛn] [in] [iɑŋ] [iŋ]
注音符号 ㄧㄚ ㄧㄝ ㄧㄠ ㄧㄡ ㄧㄢ ㄧㄣ ㄧㄤ ㄧㄥ
威妥玛拼音 ua
wa
uo
wo
uai
wai
ui
wei
uan
wan
un
wen
uang
wang
ung
wêng
国际音标 [uä] [uɔ] [uaɪ] [ueɪ] [uän] [uən] [uɑŋ] [uɤŋ]
注音符号 ㄨㄚ ㄨㄛ ㄨㄞ ㄨㄟ ㄨㄢ ㄨㄣ ㄨㄤ ㄨㄥ
威妥玛拼音 üeh
yüeh
üan
yüan
ün
yün
iung
yung
国际音标 [yœ] [yɛn] [yn] [iʊŋ]
注音符号 ㄩㄝ ㄩㄢ ㄩㄣ ㄩㄥ

拼音系统特色

子音

此系统不同与其它系统,使用'符号来表示送气字音(p', t', k', ch', ts'),不加'符号来表示不送气字音,这把在其它拼音系统内被借去用来表示不送气字音的浊音字母保留下来 (b, d, g),可以用来为方言及古汉语标音。但不熟悉本系统的人不明白'符号的重要性并常在资讯传递的过程中把'符号省略掉了,而汉语拼音则将在官话中没使用到的浊音字母(b, d, g, j, zh)用来表示不送气字音。


在此系统内将卷舌塞擦音与龈颚塞擦音使用相同的符号标示。 这两组声母为互补关系,合并并不会造成辨义上的困难。

元音

空韵母

与其它系统不同,此系统能准确的标示出空韵母。

IPA ʈʂ͡ɨ ʈʂ͡ʰɨ ʂ͡ɨ ʐ͡ɨ ʦ͡ɯ ʦ͡ʰɯ s͡ɯ
威翟式 新式 chih ch'ih shih jih tzu tz'u szu
旧式 tsû ts'û ssû
注音符号
汉语拼音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与其它拼音系统的比较

辅音
IPA puɔ pʰuɔ muɔ fɤŋ tiɤʊ tueɪ tuən tʰɯʌ ny ly kɯʌɻ kʰɯʌ xɯʌ
汉语拼音 bo po mo feng diu dui dun te ger ke he
通用拼音 bo po mo fong diou duei dun te nyu lyu ger ke he
威妥玛拼音 po p'o mo fêng tiu tui tun t'ê kêrh k'o ho
注音 ㄅㄛ ㄆㄛ ㄇㄛ ㄈㄥ ㄉㄧㄡ ㄉㄨㄟ ㄉㄨㄣ ㄊㄜ ㄋㄩ ㄌㄩ ㄍㄜㄦ ㄎㄜ ㄏㄜ
字例 歌儿
辅音
IPA tɕiɛn tɕiʊŋ tɕʰin ɕyɛn ʈʂɯʌ ʈʂɨ ʈʂʰɯʌ ʈʂʰɨ ʂɯʌ ʂɨ ʐɯʌ ʐɨ tsɯʌ tsuɔ tsɯ tsʰɯʌ tsʰɯ sɯʌ
汉语拼音 jian jiong qin xuan zhe zhi che chi she shi re ri ze zuo zi ce ci se si
通用拼音 jian jyong cin syuan jhe jhih che chih she shih re rih ze zuo zih ce cih se sih
威妥玛拼音 chien chiung ch'in hsüan chê chih ch'ê ch'ih shê shih jih tsê tso tzu ts'ê tz'u ssu
注音 ㄐㄧㄢ ㄐㄩㄥ ㄑㄧㄣ ㄒㄩㄢ ㄓㄜ ㄔㄜ ㄕㄜ ㄖㄜ ㄗㄜ ㄗㄨㄛ ㄘㄜ ㄙㄜ
字例
元音
IPA ä ɔ ɛ ɯʌ ɑʊ ɤʊ än əŋ ɑŋ ɤŋ ɑɻ i iɤʊ iɛn in
汉语拼音 a o ê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yi ye you yan yin ying
通用拼音 a o e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yi ye you yan yin ying
威妥玛拼音 a o eh o/ê ai ei ao ou an ên ang êng êrh i yeh yu yen yin ying
注音 ㄧㄝ ㄧㄡ ㄧㄢ ㄧㄣ ㄧㄥ
字例
元音
IPA u ueɪ uən uɤŋ ʊŋ y yɛn yn iʊŋ
汉语拼音 wu wo/o wei wen weng ong yu yue yuan yun yong
通用拼音 wu wo/o wei wun wong ong yu yue yuan yun yong
威妥玛拼音 wu wo/o wei wên wêng ung yüeh yüan yün yung
注音 ㄨㄛ/ㄛ ㄨㄟ ㄨㄣ ㄨㄥ ㄩㄝ ㄩㄢ ㄩㄣ ㄩㄥ
字例
声调
IPA mä˥˥ mä˧˥ mä˨˩˦ mä˥˩
汉语拼音 ma
通用拼音 ma
威妥玛拼音 ma1 ma2 ma3 ma4 ma0
注音 ㄇㄚ ㄇㄚˊ ㄇㄚˇ ㄇㄚˋ ㄇㄚ?
字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