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图书的“纸张”:羊皮纸

羊皮纸是制作书本或提供书写的一种材料。事实上并不仅由小羊皮做成,有时也用小牛皮来做。公元前170年左右,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率先使用羊皮纸。以羊皮经石灰处理,剪去羊毛,再用浮石软化,便成了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羊皮纸的英文名称Parchment就是由这个城市的名字而来的。把这些羊皮装订成册,称为手抄本。此后,手稿一直使用羊皮纸。
由于羊皮纸两面都能书写(较粗糙的那一面通常不会拿来书写文字,且有助于防止墨水渗透纸张),而且能够让鹅毛笔的书写呈现饱满的色彩,拿来折成书本也没有问题,因此逐渐取代了莎草纸。唯一问题是它相当昂贵,制作也比较耗时耗工。最好的羊皮纸称做犊皮纸vellum,往往被拿来用在最重要的书籍抄写上。
其制作过程如下:
剥皮:剥下适龄的羊皮。
侵泡:将刚刚剥下的羊皮(原始方法带有羊毛)一起浸泡于石灰水中,溶解羊皮中胶质等物质。
刮皮:将侵泡数周的羊皮捞出拉伸并刮去皮上的毛。
晾晒:将刮皮后的羊皮立即再次拉伸晾晒。
涂抹保存剂:将处理好的羊皮纸,进行数次的防腐工程(次数不定)
后一篇:关于古腾堡及其活字印刷技术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