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图书分类法》(转载自维基百科)

(2014-04-15 12:36:04)
《中国图书分类法》初版于1929年完成刊行,系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国钧以“杜威分类法”为基础,扩增有关中国图书的类目以便适合中国的需要编制而成。

中国图书分类法首先在金陵大学图书馆试用,随后普及全国。经赖永祥增修的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至今为台、港、澳各地图书馆所沿用。香港公共图书馆沿用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大部分香港中学图书馆则采用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两者的纲目大体一致,但详细的分号数码偶有分别。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后来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而中国大陆一些图书馆较早时期的图书室仍然沿用中国图书分类法。

历年版本如下:
《中国图书分类法》初版(1929年)
《中国图书分类法》增订再版(1937年)
《中国图书分类法》四版(1940年)
1958年,成功大学图书馆熊逸民为其添加索引,出版《增补索引中国图书分类法》。

1964年,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赖永祥参照刘氏分类法,修订完成《中国图书分类法》新订初版,随后又陆续修订迄今,并为台湾、香港、澳门大多数图书馆所采用,一般称之为“《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

2001年增订八版后,赖永祥将版权无偿捐赠给国家图书馆。

2007年国家图书馆完成新版修订,并更名为《中文图书分类法》。

十大分类
000 总类
100 哲学类
200 宗教类
300 科学类
400 应用科学类
500 社会科学类
600-700 史地类
600 中国史地
700 世界史地
800 语文类
900 艺术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