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原圆明园盛景 纪念罹难150周年

(2010-10-18 19:06:43)
标签:

绮春园

圆明园

150周年

遗址

长春园

原貌图

学苑出版社

历史

英法联军

分类: 历史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统帅额尔金下令士兵焚烧中国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中国文明惨遭浩劫。

   2010年,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学苑出版社倾力打造《圆明园原貌图》、《圆明园史迹寻踪》(暂定书名)图文系列,力求还原“万园之园”盛景,在对艺术与美的追忆中,沉思历史。还原圆明园盛景 <wbr>纪念罹难150周年


上图摘自学苑出版社2010年出版《圆明园原貌图》 www.book001.com


 

圆明园,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50年前的10月18日, 一场大火摧毁圆明园。150年后的今天,从圆明园应该重新修建还是保留废墟圆明园国宝展、圆明园文物四兽首文物的回家圆明园防渗工程,每一个有关圆明园的事情都牵动了中国人的神经。因为圆明园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成为一个承载民族梦想、人文精神的园,它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喻体,任何一件关于圆明园的事情都会触动中国人整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某根神经。

 

从“夏宫”到“昔日的夏宫

还原圆明园盛景 <wbr>纪念罹难150周年方壶胜景圆明园四十景——方壶胜景

 

上图为《圆明园原貌图》(局部)  学苑出版社根据数十种文献资料,历时10年绘制的圆明园原貌图,力图展现圆明三园盛世风情。

还原圆明园盛景 <wbr>纪念罹难150周年方壶胜景残迹(20世纪20年代)

 

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的,雪松木做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五彩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库。这就是圆明园。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   ——(法)雨果

 

圆明园是圆明园、春园(1873年改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是一座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职能的皇家园林。为了适应清统治者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需要,圆明园的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殿、堂、轩、馆、楼、阁、厅、室、廊、榭、亭、桥,应有尽有。建筑群体组合,更是富于变化,全园100多组建筑群无一雷同。它们分别与那些自然空间的局部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相结合,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诗情画意的境界。圆明园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之大成,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造园艺术的高峰,也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光辉总结。法国伟大作家雨果称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还有富于异国情调的六幢洋楼、三组大型喷泉和若干园林小品。这些建筑物都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但是,在细部和装饰方面,也采用了许多中国传统的手法。因为它们是欧式建筑,所以人们称之为西洋楼。西洋楼的占地面积虽然只有120亩,占圆明园总面积的2%,但是,如此众多的欧式建筑出现在中国的皇家园林之中,是前所未有的,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牟一座里程碑。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内还收藏了大量的珍宝、图书和艺术品,它又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欧洲人因此称之为中国皇帝的“夏宮” the Emperor's Summer Palace)。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10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遇珍贵可携则攫而争夺,遇珍贵不可携的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 1018日,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命米启尔中将的一个师和骑兵的大半部分约3500余人于开往圆明园,将其中的建筑物一齐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圆明园上空,浓烟滚滚,“使天光黑暗,无殊日蚀。附近一带地方亦皆黑暗。”就这样,这座凝结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一代名园——圆明园以及附近的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都被侵略者烧毁了。所有的繁华盛景均化为灰烬,只留下一片废墟残迹令中华民族抱恨千古1888年,慈禧太后把重修后的清漪园改名颐和园。随之西方人把颐和园称为“夏宫”(the Summer Palace),而对已经焚毁的圆明园,就称它为“昔日的夏宫” the Old Summer Palace)。

还原圆明园盛景 <wbr>纪念罹难150周年从空中鸟瞰圆明园今貌(2002年)

 

 

让中国人永远牵挂的圆明园文物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他们至今流落何方?它们能回家吗?人们一直很关注。

专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搜集不少证据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的时候抢走了绝大部分文物。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英国女王国国王拿破仑三世都收到不少从圆明园抢来的数以千计的珍奇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处都藏有不少圆明园文物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我们欧洲人认为自己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但愿有一天,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华文明辉煌历史的纪念,也是中华民族历史耻辱的纪念遗址;是人类文明史上,西方文明毁灭东方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心中一种永远的痛。但是历史之于我们,是为警醒,不为仇恨。反思劫难,共建世界和平共生的和谐局面才是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还原圆明园盛景 <wbr>纪念罹难150周年一座圆明园,半部清代史。园中一草一木皆精品,一山一水皆能让人沉醉其中。当年汇聚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数十年方建成这座万园之园。圆明园已罹难一个世纪,今日只可见废墟一片,本书用珍贵的史料和清代绘制的彩图配搭起来,将昔日夏宫美景逐一复原。——《昔日的夏宫圆明园》,学苑出版社2006年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