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发狂】《午夜巴黎》,被动命题想象(影评)

标签:
伍迪·艾伦午夜巴黎卡珊德拉之梦午夜巴塞罗那法国大革命 |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

与其说《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对巴黎的一次主动发骚调情,不如说是他的一次被动命题作文。伍迪·艾伦的电影是作者-电影中的异类,文学与哲学并重的奇葩,其电影以荒诞著称,却又以最谦卑的姿态鞭挞灵魂。伍迪·艾伦从影半个世纪来多以纽约为故事背景,并始终坚持小成本路线。他的精神世界让人迷醉,但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纽约让人反胃。一度因票房不利差点拉不到投资的伍迪·艾伦于2005年拍了以伦敦为故事背景的《赛末点》,美女、帅哥、异国风情加上伍迪·艾伦让该片成为当年大热。随后的《独家新闻》和《卡珊德拉之梦》成就了他的“伦敦三部曲”。在西班牙拍摄的《午夜巴塞罗那》再度让他成为当年话题人物。但当他的电影重新回到纽约和伦敦等地,他发现影片反响并不很好。于是他再度转战阵地,来到巴黎。
巴黎是个梦幻般的城市,这个城市的美足以让人忘却流在那里的血。伍迪·艾伦巧妙避开了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等血腥时间点,《午夜巴黎》仅仅围绕不同时代出现在巴黎的名人展开。片中深深爱上巴黎却又缺乏自信的三流编剧吉尔似乎是年轻伍迪·艾伦的投射。吉尔一次次的夜半穿越让他有了与不同时代精英对话的机会,他渐渐领悟到自己与这些成功人士的最大差异在于自信和底气。影片在浪漫中励志,是部比较浅显的小品,但本片可谓迄今为止将巴黎拍得最唯美的一部,单看画面已值回票价。
相较于伍迪·艾伦此前影片,《午夜巴黎》对布景依赖过多。片中主人公对巴黎人文与历史的赞美一浪高过一浪,走马灯般穿越出场的名人也一波接着一波,但该片缺乏伍迪·艾伦影片惯有的玄妙,阿文·威尔逊一次次的瞠目结舌也让影片略显乏味。此次“巴黎”是伍迪·艾伦的重点,不再是他的观点,因而该片少了其影片一贯的深度与睿智。
《午夜巴黎》不是伍迪·艾伦最好的一部电影,却是近年来其影片票房最高的一部。谁能对巴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