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发狂】《罗宾汉》:动作凶猛,畅快淋漓(影评)

(2010-06-12 00:00:28)
标签:

罗宾汉

影评

雷德利·斯科特

olympia

电影发狂

娱乐

时尚

克洛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电影发狂】《罗宾汉》:动作凶猛,畅快淋漓(影评)很喜欢斯科特兄弟的斯科特自由公司logo。油画般的logo,油画般的电影画面,给人的感觉相当舒服。看雷德利·斯科特的电影,不论《异形》《银翼杀手》还是《角斗士》,唯美光线总让人有置身卢浮宫欣赏一幅色彩浓重油画的感觉。观众总能从画框里读出很多精彩。雷德利·斯科特与拉塞尔·克洛再度联手打造的古装大戏《罗宾汉》便又是这样一幅异常好看的油画。
 
环球公司的2010版《罗宾汉》决非古装题材的跟风之作。正是一个全新打造的剧本让这个路人皆知的题材有了第N次重拍的可能。2010版《罗宾汉》的预算高达1.8亿美元,是向来谨小慎微的环球公司近年来投资较大的一部。精良的剧本、充裕的预算和雷德利·斯科特稔熟的导演手法,成就了这部波澜壮阔的动作史诗。
 
2010版《罗宾汉》的故事不再把焦点聚焦在罗宾汉在树林里打游击的老段子上。相反,这部电影更像是个前传。影片先从罗宾汉及其好友以雇佣兵身份参加十字军东征为开始,用了内忧外患和罗宾汉的命运两条并行线索讲了一个十分曲折的反抗之路。编剧给罗宾汉背负上了民权运动的思想启蒙包袱,让他如《角斗士》里的马克西姆一样一路被周遭环境逼迫,走上反抗道路。配合罗宾汉与寡妇的罗曼史,以及戏剧化的宫廷戏,整个故事如莎翁戏剧一样一波三折,有了相当不错的可看性,令人耳目一新。
 
从故事上看,这部《罗宾汉》确实与《角斗士》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伴君如伴虎,遭到政治迫害,勇士成了流亡草寇。想找个地方种地,就此遁世,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不同的是,《罗宾汉》不再注重电影语言在艺术方面的突破,是部更加看重娱乐性的电影。雷德利在《角斗士》里较好地权衡了影片的艺术性与可看性。他在营造了大量商业化的景观挑战观众古代想象之余,还在画面中加入了大量如塑像、动物和景物渲染气氛。《罗宾汉》里这些元素和符号则少了很多。虽然影片也有“人权、自由、平等”等雷德利惯用的主题,但画面中除十字军标志和那把剑上的两行字外,影片便再无其他暗示了。这意味着,这部影片放弃了亭台楼阁,直奔票房。
 
《罗宾汉》里的一大看点是频繁的战斗画面。一提到史诗,人们总能想起盲人荷马神话般的想象。实际几百年前人口并不很多,一场大规模战争有个上千人已经算相当罕见了。片中一开始的攻城桥段调动了相当多的机位,介绍了诸多主要人物,堪称典范。随后树林里稍显无厘头的埋伏戏让人想起了《角斗士》里马克西姆被带去处死的桥段。同样的老树丛生,同样的冥冥薄雾,同样暗藏杀机。这场戏注定了反派戈弗雷的最后死法。戈弗雷去诺丁汉报复罗宾汉的戏虽然也有打斗,但这段主要为的是酝酿情绪,深化正邪双方矛盾,因而角力作用不强。倒是影片高潮时,贵族与国王军队白崖联合抗击法国海军陆战队的场面令人心潮澎湃。一个国家的女人和孩子都能自告奋勇,拎起武器上战场与敌人厮杀,除了感动,别无他想。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拉塞尔·克洛拎锤子砍人的画面。这是全片最彪悍的镜头。
 
为该片摄像的仍是约翰·马希森(John Mathieson)。马希森担任过《角斗士》的摄像师,同雷德利合作多年,加上他本身生于英格兰,因而该片摄像水准堪称一流。影片里的中世纪英格兰如油画般令人陶醉。每帧战斗画面都充满油画感。即便一些过渡桥段中的古道白马也给人以视觉享受。片中虽不再有《角斗士》里煽情的稻田,却仍然保留了油画墨的味道。
 
《罗宾汉》片长两小时,但对这样一个情节丰富的影片来说,篇幅仍旧嫌短。正因如此,演技内敛起来生死难辨的拉塞尔·克洛要在不经意间把罗宾汉的性格勾勒出来难度不小。克洛的形象很长一段时间被钉在了《角斗士》里的马克西姆身上。他发福的体态和黑灿灿的脸孔都让观众跟皮肤白嫩,略显缺钙的英国佬划不上等号。看在他是奥斯卡影帝兼演技派硬汉的份儿上,铁杆们仍旧会原谅他的不自量力。克洛演的罗宾汉不再轻佻,变得深沉世故。他的表演虽然口味较重,但不像在《角斗士》中那般颓丧。他演的罗宾汉很诙谐,还会说“我爱你”。
 
片中其他主演的演技同样令人叫绝。英国是戏剧的故乡,因而不乏可以出任女主角的演技派女星。凯特·布兰切特接下玛丽恩这一角色实在令人振奋。之前有人说过,布兰切特可以胜任任何一个角色,可男可女,可人可犬。演了几次女王后,她这次演了个村姑。布兰切特不浪费每帧胶片,观众可以在任何有她的画面里读出角色的心理。她的出演让这部纯爷们儿的电影多了许多柔情。
 
表演方面的另一看点是扮演反派戈弗雷。1990年代时,好莱坞大片里的反派大多由演技彪悍的英国演员担当。这一传统一直被保留到了现在。扮演戈弗雷的马克·斯庄本身是伦敦人,自然也成了好莱坞大片里的反派专业户。他刚在《福尔摩斯》里罪有应得,又在《罗宾汉》里成死得其所。导演雷德利在《汉尼拔》里呈现过食人脑的画面,他在制造阴暗场面上很有心得。此次他让戈弗雷成了令人可怖的疤面人,在黑衣的配合下犹如《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般充满死亡气息。
 
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同样可圈可点。配角演员中最大的亮点是老影星马克斯·冯·西多的出镜。这位演过《第七封印》《处女泉》和《万王之王》的老戏骨扮演的老盲人给人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2010版的《罗宾汉》是部较重娱乐性的大片。影片让人在紧张刺激的心情下穿越了两个小时的时光。编导并未刻意制造《勇敢的心》及《角斗士》中仇深入骨的矛盾,因而不会让人在观影过程中有太多的沉溺。卡司过后,只留一地畅快淋漓。(电影发狂/灌,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发狂】《罗宾汉》:动作凶猛,畅快淋漓(影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