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2009-10-05 19:27:43)
标签:

影评

天使与魔鬼

达·芬奇密码

梵蒂冈

olympia

电影发狂

娱乐

分类: 因克林影评屋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相较于影片《达·芬奇密码》的巨大成功,三年后拍摄的《天使与魔鬼》显然寂寞得多。后者预算1.5亿美元,全美仅收了1.33亿美元,全球票房虽然有4.84亿美元,可跟7.57亿美元的《达·芬奇密码》相比却黯淡了许多。这部原班人马打造的姊妹篇场面较前作大了许多,故事也更加庞大,谜团也是重峦叠嶂。甚至连小说的模式,也依旧秉承了“24小时”的紧张周期。可在票房上,《天使与魔鬼》却弱了太多。这究竟是为什么?
 
《天使与魔鬼》上映时,梵蒂冈显然从《达·芬奇密码》一片的论战中学到了教训。此次梵蒂冈对《天使与魔鬼》一片没有任何微词,生怕正中好莱坞下怀,把影片票房炒起来。不过,片中梵蒂冈内部许多游客见不到的场景还是非常吸引人的。另外,反物质奇点爆炸后的场面果然壮观。电影里朗·霍华德震了梵蒂冈,倒也算扳回一城。
 
由于《天使与魔鬼》的主要场景在梵蒂冈,而梵蒂冈又抵制丹·布朗的小说和改编电影,所以该片无法像《达·芬奇密码》那样采用实景拍摄。因而,片中梵蒂冈内部和圣彼得广场的戏统统都是CG加道具完成的。这导致许多画面只能制造浅焦镜头效果。这致使N多本应让人叹为观止的画面变得模糊不清,看上去很假。这让《天使与魔鬼》少了《达·芬奇密码》那会儿的霸权。
 
《天使与魔鬼》原著小说要比电影版的冲突激烈得多。感觉电影版《天使与魔鬼》更加趋于007的性质,更加注重动作和场面了。《天使与魔鬼》的电影版削去了一些情节,这也包括幕后推手是出于对科学的恐惧而杀害教皇这一理由。失去这点,会让后来的故事变成一出《哈姆雷特》式的传统戏剧。而人工授精恶果的讽刺,电影版里也并未提及。这也削弱了故事的矛盾冲突。
 
编导对原著的删节,以及拍摄场地的受限都出于无奈,但偏偏这些无奈被堆积了起来,让《天使与魔鬼》这部影片未能再现前集辉煌。
 
有趣的是,朗·霍华德刻意消除了《天使与魔鬼》的前传因素。导演通过兰登教授治愈了幽闭恐惧,及索菲照片和梵蒂冈藏书密室里的达芬奇著作等元素暗示该片为《达·芬奇密码》的续集,而非前传。可惜的是,这样并未让这部电影招徕回之前的影迷。如此看来,尽管该片好看,却是部很续集,也就是很二的前传。(Mr. Olympia/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电影发狂】《天使与魔鬼》:很二的前传(影评)
 
推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