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话采访002050三花股份证券事务代表吕逸芳女士

(2006-08-11 11:39:04)
   今天本人电话采访了三花股份的证券事务代表吕逸芳女士,得到了以下信息:
   1.由于铜价上涨,造成原材料的大幅上升,而客户订单价格却没有同步提升,因而上半年虽然增收却不增利.但下半年公司已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客户也可接受的情况下(空调已大涨价),预计下半年业绩将同步提升,不会再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
   2.针对网上有新昌网民说下半年三花厂在停产和半停厂状态,吕逸芳解释说,在7-8月份空调销售的旺季时,三花做为一个零配件供应商却是个生产的淡季,因客户都是提前几个月订货.从9月份开始陆续进入生产旺季,目前公司管理层稳定和生产均正常进行.
   3.关于四通换向阀的问题,大股东三花集团为保持整个集团的长远发展,正在进行谋求产业的整合,四通换向阀置入三花股份是不变的事实,至于时间问题则是属于公司机密.当我问她是否会向媒体说的在2006年下半年进行,她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从她语气中可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有望进行.
   2006年中报股东数量可看出11847户比上期13021户明显减少了,且"中国建设银行-华夏中小企业板交易型指数基金"已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25.46万股占总流通股的3.22%,说明三花股份的价值已有基金等机构相中.大股东三年不减持的承诺更是给了市场一颗定心丸,不像有的股票现在已经面临非流通股解禁的冲击.
   下面是一个网友对002050三花股份在二级市场的评论(转载):
   连续两日的股价上涨,三花股份已经逐渐露出'牛'像.为何它能在众多的中小板股票中入选我的股票池呢?
   1:利用市场估值系统的偏差,寻找市场的机会
   002050三花股份2005年5月24日发行,发行价7.39元;上市日2005年6月7日,开盘价9.48元,最高9.61元,最低8.36元,收盘8.40元.上市首日换手31.67%.同期指数是多少呢?我们回顾一下:5月24日沪指报收1073点,6月7日沪指报收1030点.而就在三花股份上市的前两天,沪指创出本轮最低点998点.再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三花股份的估值为8.40元.我们可以理解,任何研究员,对一只股票的估值都要依据当时的市场环境.而三花做为中小板中最后一只股票,又是在市场最最低点附近发行上市的,它的估值是否有所低估呢?在指数大涨70%的基础上,该股股价一直没有表现,是否有估值系统的背离?这都需要我们的深思.
   2:上市后的表现带给我们的提示
   第一阶段:002050三花股份上市后,即与指数同步上涨.在沪指于05年8月中旬见到1220点附近时,三花股份也创出了上市后的高点,8月17日12.60元,运行51个交易日,换手406%.从其这段表现观察,慢涨快跌阳线放量阴线缩量,这都是标准资金进场信号.
   第二阶段:在股改复牌后,三花股份开始下跌,一路下跌,最低见除权后的6.31元(复权价8.20元).运行92个交易日,换手309%.在这个阶段,最明显的运行特点为:A--量能的萎缩;B--股价下跌时反复使用大阴线破坏形态,再配合小阴小阳的修复.这又是教科书上经典的洗盘手法.
   第三阶段:自06年3月7日见低点6.31元(复权价8.20元)后,股价开始回升.再次出现慢涨快跌,反复向上的态势.于06年6月5日见高点9元(复权价11.96元),运行58个交易日,换手245%(放量明显).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我们不难发现主力的运做思路.即利用上市时市场对它价格的低估进行吸纳,再利用股改及指数的调整,清洗盘中浮动筹码并不断增仓.至第三阶段完毕,已吃了一肚子筹码,在找机会发泄!
近日,市场步入中期调整,而三花股份主力清楚的看到这点,但已经泊于无奈,三花股份已经没有下跌的空间,或者说,主力已经吃的过多,向下只能使自己套牢,另外搞不好还要将手里的筹码无故在低位丢失.为此只能向上寻找空间.
   从这两日连续放量上攻观察,主力已经开始动作.我预计该股将震荡向上,利用指数调整整固步伐,用指数修复或反弹机会,去创新高,显示实力及目标.
   3:用中小板其它股票做对比
   在中小板前50家上市公司股票中,三花股份股价可以说是表现最不尽人意的.这显示出其主力志在高远,不为一时得失而计较.我一直认为,只有在市场环境好时敢于埋没自己,在市场环境不好时敢于显示自己的主力才是真正的有大阴谋大计划大策略的主力,他所控制的股票也必将成为市场中最显眼的牛股.三花股份已经显露出这点.能否保持其这种特性,是我们后面所必须关注和检验的.
   切记!市场每次震荡都是牛股的试金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