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把回程机票定在下午就是为了上午去一趟望江楼公园。其实我很早就知道望江楼在川大旁边,但却从来没有机会去看看。那天一早吃好早餐就出发了。车是从滨江东路沿着锦江开过去的。一路上我贪婪地欣赏着锦江两岸风光。过了合江亭、安顺廊桥司机师傅跟我说前面就是望江楼了。隔江遥望望江楼相当壮观,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在车上拍张远景。公园的南门在新九眼桥旁边。我琢磨着一定要拍一张新九眼桥的全景和望江楼的江景。新九眼桥的全景倒是拍到了,望江楼的江景在公园里拍不到。望江楼几乎就建在江边,而公园沿江有围墙。要想观赏望江楼远景只能隔江观望。游园结束时工作人员告诉我离出口最近的是北门,回程的车就没有再过望江楼对岸。
望江楼公园是一个有故事的公园。到了公园里才明白整个公园分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园林开放区,较大且免费开放,以竹文化为主题。每年春天都举办竹文化节。我去的时候已入初秋,虽没在文化节期间而竹林美景依然。公园的北部是文物保护区,也是游客游览的重点,以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为主题的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薛涛井最为古老,其他大部为清代建筑。薛涛纪念馆则是本世纪新建的。文物保护区收门票,当然老人是免票的。
好在我选对了游览方向,从南门进先观赏竹林美景,再游览古建筑群,然后从北门出来。省时省力不走回头路。

[1]望江楼公园南门。

[2]那天正好是国庆节,进门花台上方用成排的国旗装饰。
[3]先去了锦江边上,高大的竹林遮天蔽日。

[4]这又站在这里才能几乎拍到新九眼桥的全景,其实还是差一点,只拍到了八个桥洞。新九眼桥是仿古九眼桥的样子重建的,在原古桥位置的下游约1.9公里的望江楼公园南门旁边。原来的古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成都打通一环路后被拆除。

[5]望江楼公园是一座以竹林景观为主的城市休闲公园,古色古香、优雅恬静,是游客和当地居民晨练、休闲、游览的好地方。锦竹轩,近年新建的仿古建筑。

[6]随处可见令人驻足流连的竹林美景。

[7]望江楼公园是以竹子栽种和培育为特长的公园,是目前国内种植竹子种类最多的公园。看看游客在这么有特色的公园里晨练真的有点羡慕。

[8]练字的老人。

[9]在桥上做操。

[10]公园里也有不少湖面。

[11]太极拳。

[12]竹林人家景观。

[13]竹林中的水码头。

[14]有深山老林的感觉。

[15]突然看到一片开阔地,不少老人在跳交谊舞。

[16]继续沿着竹林小道漫步。
[17]红墙竹林这是北方见不到的美景。

[18]原来红墙里面是散生竹种植园,我去的那天没有开放。

[19]走进一所宽敞的院子。

[20]原来这里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的故居碧鸡坊。

[21]翠竹环绕的池塘别有一番美景。据说薛涛一生爱竹,望江楼公园主打竹林美景特色也和纪念薛涛有关。

[22]湖边还有一个亭子,吸引我绕湖漫步而去。

[23]多么安逸惬意。

[24]从碧鸡坊往江边方向走就是茗椀楼了。这是一个相当有规模的茶楼。

[25]可能是我去得太早,茶客寥寥。但可以感受在这里喝茶的惬意。

[26]靠着锦江边上的茶座已经几乎坐满了。

[27]江边有一座望月台,看上去不像古建,上面刻着薛涛的诗《月》。

[28]远远看到一对盛装打扮的情侣,想必是拍婚纱照的。
[29]紧跟过去一定不会失望。

[30]虽然种植园没有开放,但很多竹子旁边都像植物园一样竖着关于竹子植物学分类的牌子,也有利于了解与竹子相关的知识。左上是紫竹,我在北京紫竹院好像也没有看到过。右上是铺地竹,真是难得一间。左下是寿竹,右下是大绿竹。

[31]这里左侧的是金镶玉竹,右侧是粉单竹。我本来以为四川也是适宜竹子生长的地区,这些竹子都是成都当地原生的呢。没想到的是这些不同种类的竹子竟然都是望江楼公园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我国南方各地引种的。因为薛涛一生爱竹,纪念薛涛的望江楼公园广为引种各地竹种发展成我国种植竹子品种的公园。让薛涛和竹子在这里相遇,给竹子增添了文化体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