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北京日报的一条消息上周三我义无反顾地去了一趟八达岭长城。不论是哪段长城几乎都十几年没有去过了,不要说最经典的八达岭长城。那条消息说“八达岭长城内外,万亩杏花惊艳这个春天”。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既可以赏花,也可以再游长城。那天天气不错,薄薄的云,微微的风。我九点就赶到了八达岭滚天沟停车场。现在从停车场去八达岭长城真的很方便。从停车场步行穿过北门锁钥到登城入口大约也就四百米。如果想坐缆车就在停车场最里面,可以直达北八楼。还有一条路线,八达岭高铁站就在停车场旁边。从西直门和清河差不多每个小时都有火车。其实真正让我犯难的是到底是坐缆车到北八楼还是从登城入口进去从关城西平台上去。这两条路线以前都走过,从平台一直爬到北八楼或者南六楼也都爬过。不过好汉不提当年勇,那时年富力强。现在则不同,年老体衰,出发前即使有朋友陪着一起去太太还不断嘱咐只看花不爬长城。我是知道的,长城的好汉坡就在北八楼附近,如我坐缆车上去可能真的只能看看花就坐缆车下来了那段长城现在我真不敢爬。从登城入口进去南一楼北一楼坡都是比较缓的,我可以稍稍爬上几阶不碍事。
还好我做了正确的选择,杏花基本已经落了。远眺长城内外高处似乎还有片片杏花,北四楼以下的杏花已经开过,花瓣都掉完了,仅花托尚存。不过背阴处还能看到几株尚有几朵残花的杏树。倒是几株桃花开得正艳,为长城内外增添不少精彩。
边走边拍我还是登上了北三楼,也到了最美箭窗南二楼。

[1]走出停车场就是八达岭步行街,说实在,我真的没有想到现在八达岭长城周边地区建设得这么漂亮。

[2]毛主席手书的“不到长城非好汉”。那天是工作日,可以想象,如果是节假日要想拍到这样只有两个游客的照片绝对做不到。

[3]这面墙以前没有,非常精彩。我还没有在任何其它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地看到过如此宏伟庄重的世界文化遗产展示。

[4]穿过这座上面刻着“北门锁钥”石匾的门洞就是登城入口了。记得六十年代我第一次登长城是这里好像还能过车。

[5]工作日、早上九点多一点登城入口已经人潮涌动。老年人免票,但提前用身份证在手机上预约后即可刷身份证入内。

[6]北二楼到北四楼,我看到的那条消息说到这一段是杏花开得最好的区域。看来我还是来晚了。

[7]站在北一楼向南眺望可以看到南一楼、二楼、三楼,似乎一直可以看到南六楼。如果您注意在南城的高处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有一些杏花依然盛开着。

[8]大概是南六楼周围可以明显看到仍有杏花盛开,我绝对没有登这么高的体力和身体条件,只能用长焦拍下这些照片。

[9]其实看到这样的景色也是一种满足。

[10]再来一张。

[11]这是我登上北三楼在平台看到的北四楼。我下定决心不再往上爬。

[12]虽然杏花已落,但仍能看到红色的桃花点缀长城内外。

[13]北四楼外墙的花。

[14]我们走下城墙沿墙内坡路下行,几乎每一个烽火台旁的平台上都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吸引游客摄影留念。

[15]桃花依然盛开。

[16]

[17]往南远眺。

[18]

[19]我不断地在长城内外寻找杏花。

[20]南二楼旁边有一株开满白花的树,我计划爬过去。

[21]南一楼被称为最美箭窗,好好站在烽火台往外眺望。

[22]南城高处山坳里的花。

[23]还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花。

[24]

[25]

[26]这是八达岭长城南城。

[27]这里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北城全景。

[28]北四楼。

[29]南城城墙。这里就是刚才看到的南二楼旁边的白花。
[30]最美箭窗和北城墙全景。

[31]回程往出口走时发现那里桃花盛开。

[32]还遇到了“皇上”、“皇后”在摄影留念。

[33]现在的长城是真干净,全靠了这些搬运工的辛勤劳动,一定要记录下来。

[34]八达岭一是比城区靠北,二是地势较高,所以气温较低,花期就会稍晚。竟然还看到盛开的梅花。

[35]
杏花没有看成,桃花和梅花倒是都看到了。最重要的是应该说有了一些经验。明年要看长城内外万亩杏花盛开的场景一定要在四月上旬清明前后就开始关注。我想一定会有机会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