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的水乡古镇差不多都去过,没想到无锡市区竟然也保留了一个运河古街美得犹如水乡古镇。其实我是在城市里长大的,从小在高楼大厦旁边的大街小巷里撒欢。或许是小时候曾经跟着父母回浙江老家留下的印象,也可能是从乡下老家来的亲戚给我讲述的乡村轶事对我的吸引,我对江南水乡一直是情有独钟。到无锡刚刚住下听说了这么个景点马上就打车过去了。
清明桥古运河景区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运河古桥清明桥为中心,由运河古桥和运河两侧的古街组成。北起跨塘桥,南至古运河和伯渎港交汇处,西有南长街,东有南下塘街。区域内古桥、古建都值得一看,还有一些名人故居和博物馆可以参观。建成景区之后也有了不少休闲餐厅和酒吧适合游客坐在那里发呆。游客还可以坐游船穿梭于古运河里观赏两岸江南古民居,活像穿梭在上海石库门小弄堂里。要不清明桥古运河景区还有一个特别体现江南水乡古镇风情的名字,江南水弄堂。
[1]运河古邑牌楼就在南长街的北入口,看来这里就是清明桥古运河景区的入口。
[2]现在的南长街步行街是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
[3]景区的第一座桥是跨塘桥,因横跨运河而得名。本来跨塘桥是明洪武初年建的单孔石拱桥,已有六百年历史。遗憾的是原来的古桥在城市交通发展中被拆除在1971年改建成四车道的城市交通干线永乐路。现在看到的这座桥是2007年为保护南长街历史文化街区而重建的。
[4]坐着发呆的好地方,就像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一样。要是那不是星巴克而是一家茶馆就更好。
[5]水榭楼阁被哈根达斯占据了。
[6]这家叫江南Style的店略显冷清。
[7]站上跨塘桥看看水弄堂景色。往南眺望,远处是金塘桥。
[8]往北遥望,横跨古运河的是阳春桥。
[9]岸边的江南民居给人以淳朴的感觉。
[10]
[11]浓郁的水边人家生活场景。
[12]沿着南长街漫步。
[13]贺弄,一条老巷子。
[14]南长街208号是一位钱姓老板的旧居,他们家生产的花边绣品曾远销欧洲。从院外远看都能感觉二楼的花格木窗相当精致。这座宅子是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他们家的钱氏绣品更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15]金塘桥,桥上是无锡市的主干道太湖大道。应该是一座新桥,不知道以前这里是否曾经有过古桥。
[16]从金塘桥往北看,远处是跨塘桥。
[17]桥边民居景色。
[18]再往南走就到了大公桥了,大公桥旁边还有个水榭亭子呢。
[19]大公桥是适应上个世纪上半叶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于1930年建的。据说是荣氏家族资助的。
[20]古运河边的古石狮。
[21]大公桥的西面不远有一个中国丝业博物馆,这是景区最重要景点之一。这里原来是永泰丝厂旧址。这个博物馆能冠以中国字头可见无锡曾经在中国丝业发展中的地位。
[22]河道清洁船,就是靠这些工人的辛勤劳动才使古运河保持现在这样的干净整洁。
[23]不是说可以坐船穿梭在水弄堂里吗?这里就到了一个游船停靠点。
[24]正好遇到一条江南水弄堂号游船。只是我没有时间坐船漫游了。
[25]再往南看就到了清明桥了。
[26]清明桥全景。这座花岗岩单孔石拱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和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两次重建。桥长43.4米,宽5.5米,高7.4米,桥孔跨度13.1米。因古运河在此地为南北流向而东西两岸地势高低有差别所以清明桥东西两堍台阶数量不一。后来南长街拓宽,西堍内缩为经平台南北分堍。现在的清明桥东堍桥面台阶37级,西堍19级,经平台后南北堍各17级。
[27]西堍至南北堍的平台有清明桥三个大字。
[28]当然桥身也有桥名。
[29]站在清明桥上眺望水弄堂景观。(望北)
[30]往南看的景观。
[31]在清明桥也可以看到古运河在这里和伯渎港交汇。伯渎港穿远处那座拱桥而过。
[32]在伯渎港和古运河交汇出的南岸是大窑路,这是无锡古老的开窑烧砖的地方。
[33]在这些古窑的遗址上修起了一座“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据说大窑路现有古窑遗址108处,保存完好的都有十几处。
[34]把个清明桥古运河景区从北走到南对这条水弄堂依然恋恋不舍。又拍了好些照片。
[35]
[36]
[37]再回南长街走走。
[38]还看到了一个专画人像的商号。
[39]还是这里人气较旺。
[40]最后看看这里的建筑特色吧。
[41]这个好像不能叫建筑特色,只能算建筑奇迹了。
[42]古运河边小河叉上的石桥栏杆也都精雕细琢。
一条水弄堂把古运河和古街区串了起来,有古桥,有古建,还有名人故居和工业发展早期的博物馆,游览清明桥古运河景区确实是一次丰富多彩的经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