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下间歇泉盆地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周围的滚滚白雾和满目的枯木朽株惊呆了。看来生命的生存环境真的是相当苛刻的。过高过低还都不行。下间歇泉盆地是黄石公园占地最大的盆地,有三十多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区域我们当然不可能从头到底转过来。好在下间歇泉盆地里的地热景观是一群一群地分布的,一共大概有火洞湖群、白色圆顶群、大喷泉群等五六个。我们主要游览的是喷泉群(Fountain
Group),黄石公园最精彩的泥浆塘就在这里。

[1]滚滚而来的白雾。

[2]满目疮痍。

[3]孤独的小鸟。

[4]我们就是这样沿着步行栈道进入下间歇泉盆地。

[5]往里走虽然可以看到盆地的边缘树木还挺茂盛,但盆地内温泉周围的树木也都只剩残枝朽木了。

[6]下间歇泉盆地的喷泉群区域泥浆泉、温泉、间歇泉分布密集。而且还有一个色彩多变的特点。

[7]这是石英温泉。水温达90℃。直径大约有十二三米。中间湛蓝清澈,四周红橙色的边沿仿佛镶嵌着水晶的花饰。

[8]石英温泉的名字或许就是从这些结晶得来的。

[9]把它叫做颜料锅喷泉恰到好处,整个泥浆喷泉有红色、橙色、褐色不同颜色组成。这些不同的颜色都是由于地下的岩石含有铁的各种氧化状态引起。

[10]颜料锅喷泉在不同季节会有些不同。春天到初夏因为雪水融化和地下水位升高整个泥浆泉会呈现出相对稀薄的状态。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初夏,中间有点儿蓝色的就是接近水状态的泥浆。

[11]颜料锅喷泉很大,呈椭圆状,长方向能有二十多米。水温也很高,达95℃。看上去真的就像一个把各色颜料煮沸了的锅。

[12]不远处还有一个红色的喷泉,有一个更加响当当的名字——红色喷油井。

[13]很难想象这个地热景观竟然相当年轻。它是由1959年8月离这里西北大约25公里的一次7.3级地震从一个长满青苔的小山包变过来的。

[14]红色喷油井的最大特点是不同季节它会有不同的地热景观出现。春天,由于整个冬天被雪水浸泡会像水一样被溅出来。夏末,池子变干了就成了泥浆泉。到了秋末,红色喷油井完全成为喷气孔。一年四季,三种不同的地热景观。

[15]我们去的时候是春末夏初,可以看到沸腾的红色喷油井溅出的水花。当然,叫是叫红色喷油井,喷的还是水不是油。

[16]沿着栈道往前走路边看到一块火山台地的牌子。其实整个黄石公园就是一座巨大的活火山。地下有一个巨大的岩浆池,黄石公园里一万多个四类不同地热景观就是这座活火山不断活动的表现,

[17]正走着,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原来一个巨大的气柱升天,不知道那个间歇泉喷发了。

[18]下间歇泉盆地除了最大的泥浆泉群也有不少间歇泉。这是喷气间歇泉。

[19]痉挛间歇泉。

[20]

[21]路边有一个牌子,写着美国黑松。那些枯木朽株可能就是美国黑松。

[22]远处是天青石温泉。
[23]从天青石温泉直冲而上的气柱可以想象温泉水温很高。

[24]从栈道上看到的天青石温泉。

[25]走到这里才发现栈道是环形的,我们又到了刚才进来的地方。那时看到的滚滚白雾就是从天青石温泉来的。

[26]那些枯木朽株也在天青石温泉周围。

[27]奇怪的是就在里天青石温泉不远我们看到的除了潺潺溪水还有薄薄的冰。

[28]再看看盆地边缘云雾缭绕的树林真的壮美如画。
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多看几个群,如大喷泉群。那里有一个大喷泉间歇泉,一天喷发两次,最高喷发高度能达50米,而且是整个黄石公园第六个可预报的间歇泉。只是一天才两次,想亲眼目睹可不是容易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