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013-09-13 07:33:36)
标签:

婆罗浮屠

佛教

婆罗门教

日惹

世界文化遗产

分类: 环球旅行

    六年前游览了吴哥之后,婆罗浮屠就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牵挂。去过了吴哥,又去过泰姬陵,当然也去过长城,古代东方四大奇迹就只有婆罗浮屠还没有去过了。想了多少年啊,每次与旅行社联系均因为没有散客团而无法成行。自助游?到印尼这样一个无论治安、交通、服务都没有让我形成良好印象的国家使我们这两个古稀老人一直踌躇不前。今年春节前一直鼓动朋友们去印尼,去巴厘岛,更要去日惹,那里有印尼文化的精华。我的忽悠显然是成功的,一群朋友大年初二就踏上了印尼游的行程。当然,我的目标就是日惹,就是那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婆罗浮屠和普兰班南。

    日惹这两个看似简单读起来还颇为拗口的字代表的可是一个赤道附近人类重要的文化发源地。日惹地理位置所在的中爪哇省占有了印尼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个地方中的三个(另一个是巴厘岛)。中爪哇是与北京猿人几乎同时期甚至更早期的直立人(大约五十到七十万年前)的居住地。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婆罗浮屠和普兰班南更是在日惹周边四十公里的范围之内,证明了日惹和中爪哇地区一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即使到近代,日惹还曾经是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第一任首都。现在,日惹还是与首都雅加达平起平坐的中央直属特区。市内的苏丹王宫现在还住着十世苏丹。日惹绝对是印尼旅游必去的地方,那里的景点好多都值得一游。

    从巴厘岛坐飞机大约也就一个小时就到了日惹。一路上飞机眩窗两侧好些火山尖顶在云层中时隐时现,真是美极了。飞机落地后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婆罗浮屠。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中有这么辉煌的佛教圣殿?为什么婆罗浮屠会消失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几百年?这个建筑风格有着浓重的印度教气息的寺庙为什么是佛教的?它又是怎么被重新发现的?现在的保护情况如何?一连串的问题正等待实地游览和亲眼目睹来尽量揭开,这就是我期望中的旅游。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下了飞机我们就直奔婆罗浮屠。一路上导游除了介绍日惹的历史外还放起了介绍婆罗浮屠的风光片。一直想亲眼目睹这座千年古寺的我连风光片都舍不得放弃拍摄。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婆罗浮屠是一个修复和保护得非常好的景区。现在能看到这么有规划、修建得这么整齐的景观应该归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3年开始用了将近十年时间,花费了近七百万美元进行了全面完整的修复工作。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导游在一幅大型婆罗浮屠寺庙平面图前给我们指导游览行程,从东门进一直登上塔顶,一共十层。再从北门下来。我们这位导游非常热心,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介绍。她是移民爪哇岛的第四代华人,普通话发音居然还相当准确,只是词汇和句法已经有点印尼马来化,听起来必须自己在心中不断翻译,要不真的不是太能明白她的意思。就像曾经听说对婆罗浮屠到底是寺庙还是佛塔的议论一样,它真的不是我们在中国各地看到过的那种住着僧人举办各种宗教活动的庙宇,更像一座诠释佛教理念、彰显宗教神力的佛塔。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这里是能看到婆罗浮屠最全的角度。婆罗浮屠本来高42米,建在海拔265米的岩石山上。经历了上千年的地震和雷击的作用现在的高度只有31.5米了。整个婆罗浮屠基座是边长123米的正方形,使用了大约五万五千立方米的安山岩。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5]这里是整个景区最热门的拍摄点,几乎每个游客都会想在这里留个影。我们全团可是在这里等了不少时间才占据好阵地拍了这张照片。当中是世界文化遗产标记,背景是婆罗浮屠和通向寺庙的景观大道。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6]越来越走进的时候婆罗浮屠的建筑风格也看得越来越清楚。虽然我不是建筑行家,只是个喜欢行走世界通过摄影体验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的游客。只觉得眼前的这座宏大而辉煌的寺庙很难让我与佛教产生联想,更像印度教寺庙,更像在吴哥看到的那些庙宇。婆罗浮屠建于公元八、九世纪,历时75年,在爪哇岛上的夏连特拉王国鼎盛的835年竣工。夏连特拉王国是一个爪哇岛上的佛教国家。据说是因为当时不少老百姓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不满,统治者期望通过改信佛教而争取臣民支持。当时的爪哇早就几乎是婆罗门教的天下。东晋僧人法显在公元五世纪去印度求法归国途中遇风暴漂流到苏门答腊时就说过,那里婆罗门兴盛。因此,这里的建筑风格蕴涵着印度教的细节就可想而知了。要是再看看婆罗浮屠这个名称就更明白了。婆罗浮屠在印尼叫Borobudur Candi。Candi这个词是宗教建筑的意思,来源于Candika,这个词代表的是专门用来祭拜印度教三主神之一湿婆的妻子雪山女神凶相化身难近母的地方。呵呵,当然那时的建筑,不论是什么宗教的,都会保留相当多印度教的元素。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7]这是我拍到的最反映婆罗浮屠层级结构的片子。婆罗浮屠整体结构就像佛教金刚乘中的曼茶罗,四边的正中都有一个石头阶梯从第一层连到最高的第十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平台。这张片子上基本可以看清楚这十层。底下一层是基座,代表佛教世界观中的欲界。在修复工程中由于地震引起的地面下沉这一层已经被埋在了新修的基座里,原来的浮雕都看不见了。中间六层由佛像、佛塔、浮雕组成,讲述佛经故事,代表色界。最上面的三层比较清静,全部由舍利塔组成,代表无色界。加起来一共十层,也表示了大乘佛教教义中从菩萨修炼成佛的历程。也就是华严十地所说的欢喜、离垢、发光、焰慧、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和法云。从这些表征佛教教义的建筑设计初衷完全能感受出这是一座佛教建筑。就像Borobudur就是婆罗门的佛塔一样。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8]在登婆罗浮屠的台阶之前看到有卖伞的,到了上面才知道游婆罗浮屠伞是多么重要。赤道的烈日下一点点遮挡都没有,没有伞真的能被晒死。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9]印尼当地游客相当多。整个印尼穆斯林占绝大多数,所以印尼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虽然是佛教圣地,穆斯林也同样感兴趣。他们带的头巾是穆斯林女性专有的,但他们围在腰间的蓝白图案的花布则是专门提供给游客的。任何游客走进婆罗浮屠都需要这么围着。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0]站在婆罗浮屠现在已经被填埋的基座“欲界”之上近距离观看满眼都是佛像和佛塔的寺庙,真的仿佛就在面对一个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众生居住的欲、色、无色三界,菩萨修行的十地,都呈现在眼前。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1]婆罗浮屠也有石狮子,一共有三十二个,分设在四层。东南西北四边的石头台阶前都有两个静静地坐在那里保护寺庙。这是东门基座前的石狮子,形象可爱、笑容可掬。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2]从这些建筑装饰来看更容易看出婆罗浮屠当时在印尼诸岛以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为主的环境下佛教建筑融合不同文化的特色。在台阶的下面都装饰了摩伽罗,这是印度神话中的海兽,代表爱。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3]这里也有一个,下面还有一个壮汉用双手支撑着。这些摩伽罗都在婆罗浮屠的好多地方都能看到。【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4]这张照片中最要注意的是中间那几个瞪着眼珠嘴巴带洞的头像,他们叫滴水嘴兽。他们的嘴构成了婆罗浮屠的排水系统。地处赤道周围的爪哇常年有雨,排水是保持佛塔尊严的重要保证。这样的滴水嘴兽整座一共有一百个,而且形象各异。可见公元八世纪的寺庙建造者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建筑水平。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5]游客可以选择东南西北某个方向的阶梯上下。阶梯直通塔顶。这里可以看到基座上的摩伽罗和第二层阶梯两侧的石狮子。呵呵,穿着红色上衣的穆斯林姑娘更为婆罗浮屠增色。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6]佛像是婆罗浮屠的艺术精品。一共有504尊,都盘坐在莲花座上。其中432尊安放在色界的五层壁龛里。72尊安放在最高三层无色界里一种叫做Stupa的源于印度的钟形佛塔里。婆罗浮屠的佛像都按大乘佛教代表五方佛的一方,分别依印相(手的姿势)来区别。其实主要区别就在右手上,左手都是伸展仰掌放于盘腿之上。这尊是面向东方的不动佛(阿闪佛),印相是手掌伸展手心朝下,叫做镇地印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7]遗憾的是佛像损毁严重,有大约百分之七、八十都残缺不全。大部分还都是缺头部,像上图那样。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8]这是面向北方的佛像,代表不空成就佛。这从右手的印相可以看出来,右手展掌、竖其五指。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19]这张拼图我就是想多拍一些佛像,真的完整的不多。这里基本都是面向东方和北方的,因为没有来得及到西边和南边去看一看。南边的佛像代表的是宝生佛,印相应该是右手仰掌。西边的佛像代表的是阿弥陀佛,印相是右手放在左手之上同样伸展仰掌。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0]放一张东北角的照片,可以看到壁龛、佛像、壁画、摩伽罗、滴水嘴兽和小佛塔。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1]沿台阶往上走有四层平台回廊通道,内侧塔身墙面和外侧迴栏内墙上刻满了精美的叙事浮雕,一共有1460块。欲界上的160幅浮雕已经埋在了修复后的基座里面看不到了。第一层的壁画主要是描绘佛教圣书普曜经和本生经的内容。普曜经讲述的是乔达摩·悉达多成为佛陀释迦摩尼之前的生活故事。本生经讲述的是佛陀释迦摩尼前生经过无数次轮回转生修炼成佛的故事。这里的两幅浮雕,上面那幅描绘的是普曜经里释迦摩尼的母亲、古印度净饭王的妻子摩耶夫人坐车回蓝毗尼园待产的故事。下面这幅是本生经的故事。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2]佛祖出世。摩耶夫人十月怀胎之后的一天,她扶着一棵无忧树佛祖就从她身体的右侧出世了。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3]每层平台之间的台阶旁也有摩伽罗作为装饰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4]在第二层平台也有本生经的故事。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5]在婆罗浮屠1460块叙事浮雕中最多的是描绘华严经的。讲普曜经的一共只有120块,描述华严经里善财童子的故事竟然就有460块,几乎布满了二、三、四层的墙面和迴栏。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6]善财童子原本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全球旅行探索智慧,求教于五十五位精神老师。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7]这些都是关于善财童子的故事。关于华严经的浮雕数量之多可见婆罗浮屠建造者对追求智慧和善财童子的崇拜。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8]最高第四层平台的浮雕讲的都是普贤菩萨的愿望。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29]走进无色界的大门,用浮雕装饰得精美中透出奢华。从门洞里可以看到婆罗浮屠最上面三层的钟形佛塔。据文物研究人员介绍,这样的装饰浮雕也有1112块,加上色界的那四层叙事浮雕,一共有2572块浮雕。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0]这些装饰浮雕和既能排水又有装饰作用的滴水嘴兽使婆罗浮屠极有印度传统艺术风格。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1]从上往下看的门上除了装饰浮雕外和安放佛像的壁龛上面一样还有大小不一的许多小佛塔。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2]把成排的小佛塔拍下来还真的很有味道,矗立在蓝天白云下仿佛显示从菩萨修炼成佛的厚重和艰辛。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3]走过装饰着花环和佛塔的石门就到达了婆罗浮屠最高的三层——代表佛经最高境界的无色界。一步步从放满佛像和浮雕让你充分感受佛教教义的四层方形平台回廊通道走上七十二座佛塔分三层环形排放的圆形平台时真的仿佛有一种从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的神圣体验。周围的一切从眼花缭乱一下子变得清净和纯洁。可能是那天天气相当好的缘故,迈上这一步时仿佛就豁然开朗。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4]这些钟形佛塔正式名称叫Stupa。最早是印度用来存放佛祖舍利子的佛塔形式,后来也被用作供奉高僧圆寂之后的舍利子,所以又被叫做舍利塔。这里可以清晰地同时看到这三层,而且是圆形的。七十二座佛塔分为三十二座、二十四座和十六座环形排列簇拥着中间的大佛塔。较低的两层佛塔塔身有菱形孔,最高的一层是方形空。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5]最高处也是整座婆罗浮屠正中央是大佛塔。大佛塔直径9.9米,从基座到顶有7米高。大佛塔本来是可以开启的,不过现在被关闭了。关于大佛塔里是否有大佛像或者什么别的圣物就像婆罗浮屠神秘地消失和后来重见天日一样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谜。当公元835年夏连特拉王国时代建成时的情景很多都已经无法查证了。当十九世纪英国和荷兰殖民者寻找婆罗浮屠时还是留下了一些记录。现在一般公认的说法是在夏连特拉王国极盛时期之后婆罗浮屠就被掩埋在火山灰和赤道边的热带丛林里了。十九世纪时一个叫哈特曼的荷兰人最后完整地发掘了婆罗浮屠。他曾经进入过大佛塔并且用一个变形的佛像换走了里面的金佛像,那是一个如来佛的金雕像。1911年修复婆罗浮屠时主管工程师又拿走了这个变形的佛像,现在放在婆罗浮屠博物馆里。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6]这些钟形佛塔里都是佛像,因为放在佛塔里就不容易看清。婆罗浮屠修复时特意保留了两座佛塔处于开启状态,可以让游客看个清楚。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7]这是其中的一座佛像,在无色界的最低一层。婆罗浮屠最上面三层钟形佛塔里的佛像代表五方佛的中央毗卢遮那佛,印相都是双手放在胸前的讲经印。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8]这是另一座,在中间一层。从佛塔剖面石头的形式可以看出来他们的不同。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39]佛塔里面确实非常暗,如果不是有两座开启的塔根本就看不清里面的佛像。我找了好几个佛塔用ISO1600拍了好些张,当时由于室外阳光太强还是看不清。回来在电脑上一看,虽然佛像看不清但还是能验证里面有佛像,而且双手结讲经印还能看得清清楚楚。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0]从婆罗浮屠的顶上往四周看,到处都是茂密的热带丛林。加上印尼是个遍布火山的千岛之国,这么辉煌宏大的婆罗浮屠曾经被掩埋了几百年也是可以想象的。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1]这些被叫做Stupa的舍利塔是游客拍照留念的最爱。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2]婆罗浮屠是印尼旅游的热点,有不少是来自本地的穆斯林游客。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3]高鼻子蓝眼睛的也不少。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4]也是当地人发展旅游产业的热点地区。看看这位大嫂多潇洒,赤道的大热天不怕你不想喝。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5]哈哈,卖T恤的就要热情多了。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6]走到婆罗浮屠的门口看到大批的穆斯林在祈祷。这个场景真的就能让你感觉到这么辉煌的婆罗浮屠被掩埋在火山灰和热带丛林里的主要原因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宗教信仰的变化。婆罗浮屠建成于夏连特拉王国推崇佛教的八、九世纪。即使那个时期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地区还都印度教和婆罗门教极其兴盛。十三世纪信奉印度教的满者伯夷统一了爪哇。到十六世纪穆斯林王国又取代了满者伯夷,还把印度教徒都赶到了巴厘岛去。在几百年前旅游还没有成为产业的时期,失去信徒的朝拜当然就会荒芜甚至被火山灰和热带丛林所掩埋喽。
【印尼】婆罗浮屠,融入印度教元素的佛教圣殿 [47]结束婆罗浮屠游览之后不能不说的是我们在那里享受了外宾的特殊待遇。这种对外宾的特殊待遇在改革开放之前可以说是遍布我国各地。当时还年轻的我看到那种让老外优于本国国民的现象一直充满不平。这次我们参观婆罗浮屠从国际游客出入口进出(左上),接待室里有免费的咖啡、茶、可乐,更不用说矿泉水了(右上)。还能拿到一些旅游资料(左下)。就是上卫生间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中途可以在树荫下休息(右下)。到婆罗浮屠旅游实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