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明陶
周明陶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6,079
  • 关注人气:4,9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010-01-04 21:02:57)
标签:

巴西

圣保罗

东方区

大教堂

街头暴力

独立公园

护宪纪念碑

拓荒者群雕

分类: 南美印象

    在圣保罗的两天时间几乎是在对街头暴力的恐惧中度过的,这从接送我们的那辆车就能看出来。我把它叫作“运钞车”,只有车门上的窗可以打开一条小缝。即使这样,当车路过人员噪杂的路口时司机就会示意我们关好窗户,以免遭到抢劫。其实这种恐惧并不是从我们在圣保罗的所见所闻中产生的,完全是从陪同我们的王小姐的言传身教中灌输过来的。她告诫我们不要单独行动,不要随便闲逛,更不要晚上外出。她告诉我们圣保罗治安情况很差,一些地区很乱,抢劫事件时有发生。要求我们包一定要背在前面,相机一定不要在不安全的地方拿出来随便照相。呵呵,这里简直就是游客的地狱。对我这个整天背着相机少有空隙就想拍两张的人简直就是灾难。但想想出来之前在Lonely planet的《南美洲》一书中看到过这么一段,“危险和麻烦  犯罪是圣保罗的一大社会问题。晚间和周末在市中心尤其要注意(因为那时行人稀少)。在教堂广场附近或者公共汽车上都要提防扒手。要小心劫车和趁红灯时的抢劫。”(引自该书第281页,关于圣保罗的介绍)。看来对王小姐的话不能全信但也绝对不能不信。不过我还是不断自我减压抓紧机会拍了一些。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我们在圣保罗用的车,从外面一点儿也看不进去,只有车门上的窗可打开十公分,被我称为“运钞车”。

    到圣保罗当天的晚餐在东方区吃。这是一个一百多年前由日本人开埠的地区,现在也是华人和其他亚裔人种的聚居区。街上的路灯极有特色。我们早到了半小时,我背起相机就出去了。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圣保罗东方区的主要街道。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3]垃圾袋和广场鸽为华丽的街景勾勒了第三世界的风景线。人行横道线亮着红灯,行人照走。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4]中心的牌坊是日本式的。边走边拍时王小姐一直跟着我,还一直对我说这里不是旅游区,你一个人背个大相机太突出了。前后左右一观察,我果然是另类。除了匆匆的行人没有欣赏街景的(我的团友们没有一个跟我去的)。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5]走了两个街区就往回返了,路过广场看到了开埠日本人的纪念碑,王小姐也说不明白,葡萄牙文我也看不懂。抱歉了。

    圣保罗的市中心有一个哥特式的大教堂。东方区在教堂广场的南面,我们住的共和广场在教堂广场的西北面。进出经常与教堂擦肩而过。王小姐认为教堂广场治安极差,是街头暴力的多发区。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她表示在我们离开圣保罗时让车在教堂周围绕一圈,我们只能在车上看。所以我也只能从车门那十公分的缝隙里拍了几张。其实这座教堂也就是二十世纪的建筑,不论从历史。艺术、文化上来讲也没什么非看不可的。再说又不是专门旅游,只是顺便看看而已。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6]透过颠簸的座驾的前窗玻璃拍下了有哥特式双塔钟楼的圣保罗大教堂,前面还被公共汽车挡了大部分。

    看看下面的人物形象,觉得不下车也对。据说教堂周围广场是流浪汉聚居的地方,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这些照片都是坐在车里通过那不到十公分的窗隙拍的。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7]看样子是流浪汉。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8]这位躺着的绝对是流浪汉。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9]实在不甘心,到圣保罗一趟竟然市中心最主要的教堂也没有看见。花1.5雷亚尔(约合人民币6元)买了一张明信片,好好看看全景。这张照片是回来后翻拍的。

    巴西是一个贫富差距非常明显的国家,这从住宅和街道就能看出来。大片的贫民窟和满街的涂鸦给人及其贫穷落后的感觉,而现代的建筑和时尚的商场又不逊任何世界级大都市。虽然我在圣保罗看到的贫民窟比印度的要强多了,但这种贫富感官上的差距使我相信混乱的治安状况和犯罪行为会时有发生。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0]前往机场途中看到的贫民窟。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1]成片的贫民窟说它满山遍野也不为过。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2]富人区的住宅也有世界水平的。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3]车水马龙的金融街和两边的高楼大厦,还散发着浓烈的圣诞气氛。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4]奥林匹亚商场内华丽的装饰。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5]对这样严重的贫富差距对治安自然应更大的投入和关注。这是我住的酒店门口的一个警察亭,绕着转了一圈也没有弄明白这是干什么的,只好先拍下来再说。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6]晒晒圣保罗的涂鸦吧,有一种添乱的感觉。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7]如果旁边还有一个流浪汉会不会不寒而栗。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8]还是有一些很艺术的。

    圣保罗也不是没有安全的地方。离开圣保罗之前安排了一些观光活动,在旅游景点,安全、漂亮、文化和历史感似乎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主要游览了独立公园。公园由两部分组成:皇宫博物馆和巴西独立纪念碑。巴西是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在十六世纪首先发现的。随后,葡萄牙派出远征军在1530年建立起殖民地,直到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由于那个地区盛产红木,红木在葡萄牙语里念Brasil,所以巴西就是红木的意思。

    巴西的独立还是有点意思的。在我的传统观念中所谓独立就是原住民推翻殖民当局的统治成立自主的国家。巴西则不是,经过葡萄牙三百年的殖民统治,原住民印第安人已经完全被殖民者驱逐、残杀或同化,这一地区已经完全被葡萄牙人所控制。1808年拿破仑攻占了葡萄牙,葡萄牙国王迁都巴西。直到战争结束国王返回葡萄牙时他的儿子彼得罗留在了巴西。当葡萄牙政府打算收回巴西的一些自治权力的时候彼得罗领导了独立运动并取得了成功,于1822年7月9日正式独立。这种殖民者对殖民者的独立说明了欧洲人对南美的殖民统治的残酷性,完全取代了原住民成为了主人。这种情况在拉丁美洲的其他一些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帝制在巴西维持到1889年,人民推翻了国王的统治成立了巴西合众国。所以目前拉美国家从人种上来讲大部是欧裔或印欧混血的人种。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19]独立公园门口的标牌。公园是免费的,没有多少人很清静。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0]完全欧洲风格的皇宫全景。其实这里没有怎么真正成为皇宫,现在是博物馆。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1]宫的正面。去的时候博物馆没有开门,我们就没有进去。其实就是开门我们也不会进去。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2]宫后花园像个植物园,一个特点是有成片的黄竹。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3]仔细看一下成熟的黄竹根部黄绿相间的条纹很是漂亮。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4]宁静的后花园里巧遇一位老人默默地和鸽子对视。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5]宫花园门口卖冰激凌的老人。

    皇宫博物馆和独立纪念碑之间只隔一条小路。都是自由出入不要门票。独立纪念碑是一组群雕,前面高高飘扬着巴西国旗,纪念碑基座的前方是纪念为独立而死的战士的长明火,周围是纪念与独立相关的事迹的雕塑。巴西国旗由绿黄两色为主,绿色象征广阔的森林,黄色代表丰富的矿藏。中间是蓝色的天球仪有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各个地区。白色的带上用葡萄牙文写着“秩序和进步”。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6]独立纪念碑全景。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7]纪念碑前的浮雕讲述了取得独立是的情况。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8]浮雕中戴帽子骑马的人就是彼得罗一世,右手所持的剑已经断掉。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29]站在独立纪念碑的高台上向公园外看去,又重现圣保罗的特色。

    下面几张都是路过时在车上拍的,也算是观光。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30]护宪纪念碑,为纪念1931年在圣保罗发生的民主护宪运动而建,高82米。塔下埋葬了为护宪而牺牲的1200名烈士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31]拓荒者群雕,群雕突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对巴西的贡献,纪念巴西的发展历史。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32]巴西国家美术馆。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33]吃过晚饭,我还是不能安于呆在酒店,背着相机到附近的共和广场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这是圣保罗大区教育厅。
【南美印象】圣保罗:在街头暴力阴影下走马观花 [34]共和广场周围的一座建筑,很有特色就拍了下来。但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转了一会儿,终因时不时碰到流浪汉和好几次有流浪汉模样的人向我大声打招呼而匆匆回酒店去了。我的圣保罗之行就这样结束了,走马观花但印象颇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