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条宝船,也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所用的船只。这条按郑和船队中的中号宝船尺度设计建造的船长63.25米、宽13.8米,六桅八帆,吃水深4米,排水量约1300吨。基本船型为福船,也就是艏艉高翘、船舷高,三层艉楼,二层艏楼,显示皇家气派。这条仿古船停靠在南京西区离长江不远的宝船遗址公园里,周六上午我抽空去走了一遭。
也是事出偶然。这次去南京时间短,老朋友刘总携夫人在机场接上我就直奔餐厅请我吃饭。他知道我既爱好摄影又喜欢琢磨文物古迹,餐厅就选在这一处遗迹的附近。发掘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开发商原本打算在这片土地上大伸拳脚,文物的出土斩断了他们的梦想。政府在2006年把此处开辟为遗址公园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船厂遗址是目前仅存的中世纪皇家造船厂遗址。遗址内三条古船坞均为原生态保护。上面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旁边是五作塘(五号船坞),大量文物在这里出土。下面一张照片是六作塘的发掘情况。

遗址的发掘时间从下面这张表上基本可以弄清,字较小不知各位是否能看清。

专门建一座仿古建筑来用作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展,突显南京对这一遗迹的重视。



里面一共四个展厅:第一展厅是发掘过程概况介绍。

第二展厅展出遗址出土的大量造船工具。下面照片里展出的是支撑船体的“T”形撑。

第三展厅里放着一根大舵杆,它几乎颠覆了我对文物的理解。

第四展厅展出的是宝船模型,它们都是根据《明史》记载按1:40的比例制作的。中间那条船的模型长3.15米,宽1.25米。

展厅里一幅照片吸引了我。虽然因反光不很清楚,我还是把它贴上来。照片记录的是郑和船队的水手留在肯尼亚的后裔姆瓦玛卡·沙里夫参观宝船厂遗址的情景。想到马六甲一带的娘惹,又想到人类的祖先走出非洲,人类其实真是一个大家庭。

公园里主要展示的是按郑和宝船实物尺寸建造的仿古船。2006年动工,当时正值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访问中国。作为东西方古代航海业代表的哥德堡号和郑和宝船携手缔缘,结为姐妹船。游客可以上船参观。这里看到的是二层艏楼。

艉楼的二层供奉着妈祖。

甲板上的一排大炮似乎要联合起来向开发商开炮。

游览结束之前我登上了瞭望台,看到了下面两幅美景。这些遗迹让我仿佛回到了六百年前。我在瞭望台上向曾带领中华民族首次走向海洋的先祖默默致敬、告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