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兴业风控
(2014-03-23 21:05:10)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个股金融 |
银行,关键看领导人
兴业,是不是激进,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讲,没找到解读的关键点。
银行业,都是带杠杆的。杠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风险的唯一因素。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杠杆操作的资产风险到底怎样。
举个例子,索罗斯对投资的理解,就是决定成败的在于你的投资选择。当你的投资选择是正确的时候,力度越大,效果越好。投资选择不正确,做的力度再小,也是错的。
工行,就不可能不考虑杠杆倍数问题。道理,就是前面提到的资产规模问题。工行的体量,决定了没有任何一个高手可以保证资产配置规避系统性风险。
兴业,就可以考虑提高杠杆倍数问题。道理,就在于资产规模相对于四大行来说,还有空间弯道超车。
这时候,决定银行风控水平的关键,就在于最终投入信贷资产的质量。兴业公开讲,兴业的优势是可以在市场中找到高收益资产,也有能力找到匹配的负债,这话不是吹牛逼。
兴业,看似激进,实际上,屡次押中行业资产趋势,这不是靠运气就能行的。一种解读,来自于兴业的银银平台。由于,这个平台背后有大数据分析优势,可以通过对接入行的数据分析,提前市场感受到行业资产波动风险,可以有效规避。我相信,兴业在信贷数据分析上,存在宏观优势,否则,不可能钢贸、房地产夹层融资,逃离的时间点这么精准。
兴业,在赤道银行上的先发优势,在雾霾逼城的大背景下闪光了。这块,几年前,丰胸认为就是花架子,现在看,完全是超前预期。这块业务的不良极低,属于非常好的信贷资产。
兴业,到目前为止,还是对小微金融采取规避为主的态度,这是为了躲避不良。小微,明摆着是大数法则游戏空间,不良和收益都是放大的。兴业,不参与,也就意味着,这块业务是有进入空间的,总资产收益率有提升空间,有战略空间应对负债成本提高。
兴业是不是激进,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倾向于是风险厌恶型。民生、平安,远比兴业要激进。兴业的高杠杆,是以牺牲总资产收益率为前提的。这种经营风格,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会有较为大的战略空间,比较好的渡过行业动荡期。
前一篇:[转载]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