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逆风飞扬zgjsszluxuan
逆风飞扬zgjsszluxua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979
  • 关注人气: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银行畸形增长不可持续

(2012-12-19 08:59:21)
标签:

转载

分类: 个股金融
这篇文章后,民生银行大涨了40%,
可见,市场常常是无效的。
大风起时,连猪都能上天。
今天白酒供大于求,也是如此。
随着大盘走强,ST垃圾都能起来,更何况怀有优质资产的优秀白酒企业呢
不过,理性的人,是不会寄希望于大风,不去买重重的蠢猪,而是买入薄薄的纸片,随风飞扬。
不过,既然已经骑在了猪身上了,也不要怕,
大风就要来了

截止3季报结束,A229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8.78%,整体数据不错,但我把它拆成银行与非银行后,发现16家上市银行利润同比增长了32%,而2278家非银行股利润同比只增长了9.2% 

我们时常听到媒体报道,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公司和高利贷赚翻天。不但中小企业生存困难,一些负债率高的大型企业,如5大发电集团等,也报出全面亏损的消息来。以5大发电集团为例,年初总资产2.57万亿元,负债率85.75%,总负债2.24万亿元。20105大发电集团合计利润221亿元,今年融资成本上涨一个百分点,基本上利润就被全数吞噬。 

那么,普通企业与银行业,到底是双赢,亦或是此消彼减的关系?下边我想用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转载]银行畸形增长不可持续

上表是截止20113季报全部A股的基本财务数据,从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如下问题:

一、A股总市值超过GDP的一半(0934.1亿,去年GDP39.8万亿,增长16.7%,今年预计46.5万亿,增长17%,其中有8个点是价格因素),总资产超过GDP2倍,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越来越强。

二、A股整体ROE15.3%,超过GDP增长率,如果扣除银行保险业,12.1%的增长率也略超GDP,这个差数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要超过非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与中国会计准则要求按原始成本入账有关系,在通胀背景下相当于少提折旧虚增利润。

三、A股的整体负债率高达86.83%,其中非银行非保险业负债率63.28%。同时,经营现金流倍数仅1.05,总现金流倍数为0.72。其中非银行非保险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倍数仅0.5,总现金流为负数。这说明企业的资金非常紧张,三角债比较严重,杠杆偏高,财务风险大。 

四、尽管今年A股市场熊冠全球,然而目前的非银行非保险企业,20倍的PE2.44PB,对应12.1%ROE,仍不便宜,并且利润还在逐季下滑,增收不增利,趋势并不好。仅5.5%的净利率,而未来一年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压力仍然存在,利润前景不乐观。 

五、银行股仅6.33PE1.38PBROE21.7%,今年的利润增速达到32%,看起来估值非常低。但16家银行已经占到全部A股净利润的47%,并且趋势还在往上走。 

那么,银行股目前的低估状态是否合理,其盈利前景如何?媒体报道,中国的银行业只占到GDP7%,对比香港、新加坡和美国,增长空间巨大。这是真的吗? 

没错,目前我国的银行(含未上市)总资产超过105万亿,以3个点的息差来计,收入约为3.15万亿元(16家上市银行收入约2.2万亿,收入占70%,资产占比为68%),占46.5万亿GDP6.78%,比例确实不高。但是,中国的银行总资产是GDP226%,而美国银行业(扣除代持的证券资产外)为GDP40%,欧洲为70%。中国的银行收入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为2.31%,绝大部分为息差收入,且占小部分的中间业务收入仍然有很多是变相的息差。美国却在5.5%以上,因为它们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等非息差收入占了一半。由此可见,中国的银行从业务上来说,确实是非常落后的,但中国的银行总收入和利润,是否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呢? 

容我来做一个简单的数学测算:

GDP以收入法来核算,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企业盈余四部分构成。
[转载]银行畸形增长不可持续

备注:1、财政收入不含土地出让金等预算外收入,2010年财政收入8.3万亿(88%为税收,其它为教育附加之类的税收性杂费),土地出让金2.9万亿,加上其它预算外基金及附加,合计12万亿左右,占GDP比值为30%

2、  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合计收入1.7万亿,住房公积金0.7万亿,合计占GDP6%,此收入包含在劳动者报酬内,故劳动者实得工资为44%,包含了个体户及其它灰色收入;

3、  按去年上市公司的21.08%和今年23%的实际所得税负(25%的所得税率要扣除税收优惠及纳税调整),以财务部公布的所得税额来倒推,企业盈余占12%左右(此比例长期来看与GDP增速及ROE是差不多的,通胀初期略高于GDP可比价格增速)。

根据以上资料:今年中国GDP46.5万亿,则企业盈余约5.58万亿。其中银行业利润1.32万亿(含未上市,按已经公布的前3季来推算),非银行业4.26万亿。银行收入3.15万亿,其中公司业务占比70%,个人业务占30%(四大行公司个人比约为7525,招行约6535),即公司业务收入为2.21万亿。 

由于2010年保险业利润为600亿,券商400亿,烟草1000亿,三桶油3000亿,中移动1200亿,煤炭2500亿,白酒400亿,合计有9100亿。2011年,这些强势垄断企业利润增长明显都超过GDP和普通上市公司12%的速度(它们未来几年保持与GDP同速增长应该不成问题),它们今年利润在1.02万亿以上,也说是说,扣除这些企业后,其它企业的总盈余只有3.24万亿。 

 

假设GDP继续保持10%增长,其它企业的盈余同样以10%增长(通货膨胀率不影响企业ROE,巴菲特1977年在巴伦周刊上发表的《通货膨胀如何欺诈股票投资者》有详细论证),而银行继续保持22%增长(按现在的ROE水平保守计算,实际上过去几年利润的增长远超22%,因为期间不断增发融资),那么7年后,若先不考虑非银行业的财务支出,则其它企业盈余为6.32万亿(增长95%)。银行业公司业务收入将增加6.67万亿(增长302%),即非银行业需要多支付6.67万亿的财务支出(由于能源、电信、烟酒等强势垄断企业的付息贷款较少,忽略不计),那么中国非银行的普通企业支付财务支出后的净利润为-0.35万亿!也就是说,如果银行业未来仍按目前速度增长,7年后全国绝大部分企业将全面亏损。

那么,现在的银行股,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中那样低估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