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银行股:大幅缩小的安全边际
(2012-07-07 13:51:13)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个股金融 |
大不了,安全边际没了,变成合理股价。虽然赚不到超额利润,但至少能保全性命(本金)。
其次,不对称降息,对优秀银行的杀伤不大。
10年-11年,对于银行股的内在价值的担忧主要出自两个方面。1、房地产贷款。2、地方债。当时的判断是,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因此,银行股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融资对银行股的内在价值破坏低,主要是影响供求关系,以及定向低价增发上市企业的股权摊薄,因此,不是大问题。
12年以来,银行的内在价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经济不好。由此导致的是坏账率的上升。但考虑到银行巨额的拨备,以及原先极低的坏账率,因此,即便坏账率普遍上升1个点,对roe20,真实roe23(正常拨备下)的银行负面影响有限。但目前来说,经济向淡的时间和程度明显超出了原先市场的普遍预期,因此,对银行内在价值的侵蚀有加大的迹象。
2、利率市场化说来就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利率市场化无疑挤压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3、连续降息。由于中国的银行主要依靠的是存贷差,降息势必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降息是正常的,一月降息两次无疑又是一种超预期。
由于三种因素的叠加,银行股的安全边际大幅缩小了。安全边际的价值在于,为自己的投资提供极大的缓冲垫,以应对不利情况的发生。但目前,这个缓冲垫在对冲这三重利空后,快速的缩小甚至接近消失。投资会遇到三个问题:第一、由于自己的盲点对企业的内在价值发生误判;第二、人类对于投资认识的局限性;第三、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目前来看,第三种情况发生了,但由于原先投资银行股有巨大的安全边际。虽然三重利空叠加而来,但目前的股价仍然足以支撑公司的价值。
唯一遗憾的是,目前的银行股如果说低估,已经只是适度低估,谈不上非常大的安全边际。券商目前普遍的预期是今年银行百分十的速度增长,明年2-5的增速。我认为这是乐观的预期。
这种预期,转换成的现实是:银行股分红百分30之后,剩余的7成利润加入再生产,但利润是不增加的。后果就是roe快速的下降。
连续降息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复苏,但如果经济继续走低,那么,银行股作为高杠杆企业,在没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形势就会更差。因此,核心的问题还是经济不能大坏;核心的问题是坏账不能大幅增加。
但换成乐观的角度来看,经济的下滑已经见底,同时银行的利率市场化不会一步到位。目前政策上对银行的不利,只是因为政府心急,想更快的把经济拉上去,而非为了力不从心下的下策。
投资是一个概率问题,不是买入持有那般简单。就现在的时点看银行股,仍是无忧。如果经济一旦好转,银行的未来会立刻一片光明,但这是一种概率,我们无法把握的概率。